「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         本網站以臺北場次為主         立即報名參加 每場有五名抽獎名額         全程免費‧歡迎參加         公務人員上課憑證2小時

第一篇

莊勝涵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生


        康德哲學對於中文系的學生來說,可以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何以故?因為在中國思想的著作中,時不時都會出現康德的影子,無論是學者直接引用康德的說法證成儒家學說(特別是孔孟一系)的內涵,或是隱性地內涵於學者乃至於學生在課堂中的理解。然而,若問到康德學說最重要的價值,或是要簡述康德哲學的主要問題,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夠回答得出來。從前面兩場講座的經驗看來,今天應該可以對康德此人,以及他的學說背景有一個鳥瞰式的、梗概地了解。巧合的是,李明輝先生3月18日在聯合報發表了一篇短文,談的也是這部書,內容主要是說的是這本書撰作的背景。而今天的講座,李先生主要是將這篇短文作更為細緻的論說。大體而言,康德這本著作的撰作背景,是面對了形上學的危機。這是因為,形上學在十八世紀時,仍然是一個言人人殊領域,相較於邏輯、數學以及自然科學有固定的軌跡與正確的答案,形上學似乎尚未形成一門「學問」。而後,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問世,所要解決的正是形上學的此一僵局,並以截斷眾流、橫空出勢的「哥白尼迴轉」,將形上學的討論從理性主義的傳統形上學,轉向討論「理性如何可能」,並以此將形上學帶入「學問」的殿堂。


        不過,其中的哲學史背景以及相關問題的論爭,自然不是這裡可以去討論的。值得一提的是,康德所面對的問題,與中文系在二十世紀初期所面臨的問題,意外地極其相似。當時,牟宗三先生以康德解讀儒家思想,化解了傳統國學處於修身養性、經世濟民的生命哲學以及大學科目、客觀學問之間曖昧不明的困境,終於漸漸使得中國哲學成為被理性地、客觀地討論的對象。即便也有不少人認為牟先生是在「反向格義」,因此曲解了儒家哲學,然而他帶給中文學界的影響則是不可否認的,至今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仍無法繞過牟宗三先生的著作。康德以他的著作促使形上學成為一門學問,而牟宗三先生以康德的著作使中國哲學成為一門學問,可以見得,康德的著作,意外地跟中文學界產生連結。然而,康德的著作龐大,且向稱難讀,那麼,作為《純粹理性批判》的緒論的《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一書,便成為進入康德哲學殿堂的門檻。


        在張旺山教授的評論中,有一點非常令我受用。他指出哲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無論是政治、社會、法律等學科,基本上都與哲學離不開關係。事實上,每一門學科,都必須對一些基本的、根本的概念採取立場,作為基礎。換言之,所有學問幾乎都與哲學有關係。張教授話鋒一轉,指出康德所討論的問題,正是在討論這些基本概念、範疇是如何得出、如何可能的。因此,康德的問題,可以說是所有學問的共同基礎;亦即,在所有領域中的人,都應該讀康德。不過,張教授最後也提到,康德第一批判中的一個核心問題:「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為形上學成敗的關鍵,但這樣的問法,毋寧已經預設了「先天綜合判斷」已經存在。尼采就觀察到了這點,並提出一個問題:這種預設對於哲學來說基本上是一個錯誤,而即便我們忽略這個錯誤,我們仍可以問:為什麼我們需要「先天綜合判斷」?康德會這麼回答:因為這是我們先天具備的能力,而尼采也會這麼說:這是我們憑藉一種能力,去解決一個問題。換言之,從尼采的提問,我們可以反思的是,康德是否真的已經讓「形上學」走上學問的道路了呢?或是康德的思想中,仍然具有某些無法印證、預設而不論的部分呢?這些提問與反思,並不是要否定康德著作的地位,反而是要表達,無論是支持者或反對者,康德都給予了後世許多思想資源,這是因為康德思想具有足夠的深度與普遍性,因此,可以說是現代哲學界的常識。越過康德,我們幾乎無法理解海德格、哈伯瑪斯以及其他諸多的現代哲學。




第二篇

陳英傑    台大外文系三年級


        無論是李明輝教授或是評論人張旺山教授都一再強調康德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康德承先啟後,總結了先於他的理性主義與休姆懷疑論,也讓在他之後的思想家需要重新檢視他的說法,才能超越他。李教授提到康德自述其《純粹理性批判》「離開所有常走的道路、走上無法立即熟悉的新道路」,這條道路卻成為近代西方哲學思想得以開展的重要奠基之作。康德的觀念論,異於法國笛卡兒「或然的觀念論」(在我思故我在的同時,認為上帝也存在)、英國柏克萊「獨斷的觀念論」(現實僅由心靈與觀念構成),承認作為現象的外在世界存在(儘管作為物自身,世界仍然不可得知)。這套體系,以「批判的/形式的觀念論」名之,是康德對形上學可言說與不可獲得之間的界線,跨時代的劃定。


        李教授的演講花了很大篇幅講解康德著作當初受到的不公允評論、甚至忽視;而這影響康德寫作下一本書,也就是李教授翻譯的《序論》。作者自認此書是批判體系這棟建物的藍圖;很有趣的是,這個譬喻顛倒了現實生活中先有藍圖後有建物的邏輯。稍微想想,如果他真能先將藍圖畫出來,那這本哲學史上的巨大建物不知道會有什麼樣不同的樣貌,而魅力是否會衰減。而李教授也評述康德注重的「能作為學問出現」的意涵。首先,學問是具有活力的有系統思考,並非現代科學一詞可以概括。而且,康德心中所謂的學問,已有先行者,就是邏輯(亦非數理邏輯)、數學、自然科學,尤其是當時牛頓開創性的學說。而康德必然是對這些學說都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才能在它們之後聲稱他的著作能評斷「未來」將有形上學能成為「學問」。


        這場演講雖未針對哲學概念大加闡述,卻已充分使讀者認知自身需要接觸更多哲學。張教授評論指出經典的重要性,亦提倡社會科學學者觀察自己領域中隱而未顯的哲學預設,而這些預設恐怕都免不了回到康德等德國思想家;涂爾幹所謂道德物理學的說法,顯然就是朝著康德道德形上學而來,企圖從圖騰崇拜中建立一套自身的知識論體系。行文至此,忽覺西方哲學洋洋大觀,需要耗費多少時日才能接觸真理的片斷;這麼說來,良好的翻譯本當然是必需品。




第三篇

周君龍    台大法律系三年級


        這場演講主要是介紹李明輝教授所譯註,由聯經出版社所出版的康德所著之《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在開場時,由主持人汪文聖教授先對形上學的定義和歷史有基本的介紹,汪教授首先定義形上學是探討存有者的本源和原因,並區分為存有論和神學兩個範疇,以此拉開整場演講的序幕。


        主講人李明輝教授,首先針對「Wissenschaft」德文字彙的翻譯問題作說明,認為該詞彙比中文的「科學」和英文的「science」內涵還要廣闊,因此在本次翻譯中李教授將這個詞彙翻譯成「學問」。在講到有關形上學之於「學問」的問題,李教授指出康德於《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前言〉中提出一門學問未步上學問之途的三項特徵,分別是:(1)一門學問在做過許多布署與準備之後,一但它接近目的時,就陷於停滯(2)為了達到其目的,它必須經常重新回頭,並且採取另一條途徑(3)它不可能使不同的合作者(形上學家)協調一致,而遵從共同的目標。而這部分的結論是:直到康德的時代,形上學仍未步上學問之途。


        康德在講述形上學的命運時,他於《批判》第一版〈前言〉中悲嘆,形上學曾是「一切學問的女王」,如今卻成了棄婦。他將形上學的發展使比擬為專制帝國與遊牧民族的鬥爭史,亦即獨斷論與懷疑論的鬥爭史,事實上直到康德的時代,形上學仍是一戰場。 而李教授也提到《純粹理性批判》的寫作背景和對當時的意義,康德認為他的這部著作是一部離開了所有常走的道路、而走上一條我們無法立刻熟悉的新道路之著作。事實上,他的這本著作在當時遭受許多的誤解,比如當時哥廷根學報的評論,即錯誤地將《純粹理性批坢》視為「一套高級的觀念論之系統」,並且將康德的觀念論與英國經驗論哲學家柏克萊之觀念論相提並論,而康德也在那段期間與該評論的主編一來一往,以澄清他在著作中想表達的概念。康德認為一種實質的觀念論宣稱在我們之外的空間中的對象之存在,或僅是可疑的且無法證實的,或是虛假而無法證實的,但他稱自己的觀念論為一種批判的觀念論,他將觀念論區分為三種,分別是:(1)康德自己提出先驗的觀念論(2)笛卡爾或然的觀念論(3)柏克萊獨斷的觀念論。


        至於研究方法上,李教授指出《序論》一書是按照分析法來撰寫,《純粹理性批判》則是按照綜合法來撰寫。


        在演講之後,由評論人張旺山教授回應,張教授提出了許多寶貴的省思,他認為所有的學問都有所預設和遇到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時,都必須預設立場,因此都必須重新回到根本的哲學問題。同時也引用尼采和涂爾幹的想法,質疑康德所用以分析和整合的先天方式。但仍肯定康德作為一個重要西方哲學史上重要哲學家的必讀性。


        整體而言,李明輝教授的演講讓我們對於康德的寫作背景和他在當時的學術氛圍下如何提供一種突破性的觀點有更多的了解,而評論人張旺山教授的回應,這採用近代哲學家的反省而出康德理論的有限性和不足,然而在這些回應中我們更多的看到的是康德對哲學所做出的重大貢獻,雖然他的學說在後代的哲學家中仍不斷地被檢驗和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