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         本網站以臺北場次為主         立即報名參加 每場有五名抽獎名額         全程免費‧歡迎參加         公務人員上課憑證2小時

第一篇

莊勝涵    政大中文碩三


一、參與動機

        無論從神話學、人類學或是哲學而言,宗教(超越者)都是核心的議題之一,即使實證科學興起,將諸多神祕性的舊典範除魅,仍舊無法將宗教的力量刨除,反而我們仍可見到許多科學家本身就是宗教的信仰者。實證科學與宗教看似水火不容,實際上仍有複雜而千絲萬縷的關係。就中國文化的情況而言,宗教的力量更是始終有強大的力量。甚且,中國的宗教與家庭血緣又有極其緊密的關係,因此,中國宗教的力量就隨著緊密的家庭制度一直綿延至今。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超越性」不盡然只能在「神」身上尋得,余英時先生及當代許多學者都指出,中國的超越性乃是一種「內在(向)超越」的範式,亦即中國的超越性不能脫離人自身去尋求。在哲學上來說,中國的超越性與心性論不可分論。也是因為如此,部分西方漢學家在與希伯來宗教的比較之下,認為中國文化是一個不需要「神」的文化,而中國的神聖性、超越性乃是「即凡而聖」。以上所言,無非是要呈現出中國宗教的特殊性。這也是約翰希克的著作引起我的興趣的地方,而今日的講題:「宗教多元論對超越的探求」,正好符合我對於「宗教」、「宗教性」在不同文化脈絡中呈現出的差異而生起的好奇。


二、建立在「認知自由」上的「宗教多元性」

        希克認為,「排他論」、「含攝論(包容論)」都無法解決宗教的和諧並促成對話,因此另外提出了「多元論」。何謂多元論?從他的著作《宗教之詮釋》可見一二,他所謂的「詮釋」乃是關注到宗教的傳統與其信仰者的內部觀點,因此這是一種綜合性的詮釋。他不以一個定義限定「宗教」的內涵,而認為宗教基本上就是一種對於「超越」的信仰;他以「終極實在」、「實體」稱呼宗教的信仰對象,以跳脫基督宗教的排他性。不同的文化以其資源與範疇形成不同的宗教傳統,但是不同的宗教又有一個共同的「救贖論結構」,即由自我中心轉向以實在為中心,肯定一個超越實在,能將人從苦痛中解脫。希克以此建構了一個多元宗教的對話平台,形成他的多元性宗教哲學。


        希克這樣的立場,是建立在「宇宙的含混性」以及「認知自由」上的。所謂的「宇宙含混性」,即承認宇宙中無法提供一個均質的認知環境與條件,由此導引出了「認知自由」的論點。所謂的「認知自由」,也就是以「宇宙的含混性」為其背景的,正因為我們的認知環境與條件不同,因此對於「超越」覺知與回應都會帶著文化特殊性的脈絡;這是一種無法排除的背景,亦是一個必須的前提。因著這樣的認識,不同文化對於超越性的不同認識並非各自的幻覺與投射,而是源自於自成的一個認知反應範疇所形成的認知結果;以康德的話來說,即是不同的文化中認知得以成立的可能不同,因此認知的模式隨之不同。以此,「宗教多元性」對於全球不同的文化脈絡所形成的不同宗教傳統,具有普遍性的意義。


三、對話與反思

        講者最後提出,對於希克理論的批判包括了以下幾點:1.忽略了不可化約的差異性;2.實在論的立場與多元論的主張的矛盾;3.取消了信仰者最看重的絕對性;4.匿名的「帝國主義」。我認為,希克似乎都無法適當地回答這些問題,尤其是第三點的問題,更是希克的宗教哲學所無法面對的。何以故?基本上,希克和第三點的提問是在不同的層次上發言的,信仰者對於真實性、超越性的認識,具有他不可迴避的、不容自我質疑與退讓的獨一性,然而希克的立論,卻是為了解決「宗教對話」,並在全球性的脈絡中促成「多元性」落實。換言之,前者是絕對的,後者是相對的。就像我喜歡吃漢堡,雖然可以不排斥別人喜歡吃刈包,但別人喜歡吃刈包,無法改變我認為漢堡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這個想法。互相的尊重無法給出真實性的問題,充其量是一種對待的態度。當然,希克從認知模式來談文化的多元性,認為因為文化多元性而產生的差異性只是「表達的差異」,其實質上仍然是相同的。然而,這裡的推論或許過於樂觀,並且如同講者提出的:忽略了不可化約的差異。舉例而言,東方佛教的輪迴底下循環的時間觀,與西方希伯來宗教的線性時間觀,是否可以打併歸一?當差異性有南轅北轍的現象時,找出共同的「救贖論」結構,是否真正解決的問題,並證成「表達的差異,實質的相同」此一命題?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證如講者指出希克的理論基礎具有康德「實在」與「現象」二分的視域,恰可援以說明希克理論的重點:希克的多元性,旨在解決「現象」層面的問題,而「實在」層面的絕對與真實,則不在希克的討論範圍之中,或至少希克無法適當解決。換言之,我們不應期待希克的理論能給出一個絕對真實、終極實體的答案,而應看見他從終極實在的高度降下,說明在現象界、在多元性、含混的宇宙當中,對於實在界的種種回應,其情感與力量的來源是同一的。而他提出「救贖論」的同一結構,只是試圖為所謂的「實質的相同」給出的一個嘗試性的例證(雖然很可能是一個失敗的、或不具有普遍性的例證)。更重要的是,希克理論的積極面,具有強烈的實踐性,他意在促成不同宗教的彼此對話,減少衝突,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中,為不同的宗教傳統之間帶來和諧的可能。至於宗教情感面的、對絕對性的嚮往,雖然無法在理論上給予解決(事實上也不須解決),而這正是希克所承認為合理的,但他希望在此基礎上,不同宗教的信仰者能進一步去接受他者對於不同信仰的情感,彼此和諧共處。




第二篇

陳郁婷    中央氣象局


        在今年度的第一響春雷的背景中,十分榮幸參與了本次的國科會經典譯注講座活動;如同春雷破曉大地,宣誓一年之初的到來,今日的演講啟發了我對於宗教思考中『聯集』的拓展,特別是自己在對於宗教的研究基礎不足的背景下,讓我能窺探到原來宗教研究的理性論述能有如此寬廣的視野。提點了更多、更廣闊的視野去看待多元宗教。自己一直是自然科學背景下成長,也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探索不同的宗教,找到屬於自己歸屬的宗教。然而卻有許多的不解疑問,特別是對於不同宗教間,應當如何去看待彼此的矛盾與衝突。


        本書『宗教之詮釋:人對於超越的回應』由譯者蔡怡佳教授分享到在知覺的過程中,由認識論中帶有的選擇性,建構了三種不同的經驗面向:自然、倫理與美學、宗教信仰;而宗教信仰是最大的自由與詮釋。這樣的想法提供了我在處理宗教與現實經驗上矛盾的認識:建構在不同層次上的思考方向。同時蔡教授提到在多元宗教中,後軸心結構轉向了救贖論,不是全然無基礎的樂觀,而是一種體會、超脫痛苦後,邁向解脫的超越,這是多元宗教所共同的普遍價值,也為多元宗教帶來更廣闊的對話視野:萬法皆有其共通的核心,真理宣稱的矛盾,是表達的差異,因此學習多元、和平與包容,是面臨全球化視野的趨勢,也是打破與現代科學與普世觀之間藩籬的高牆;能夠理解並且敞開,更能擴大信仰宗教者對於終極實體--解脫的認知,進而成為更好、更豐富的生命。


        講座在尾聲安排孫效智教授的講評,透過個人生命的實踐給予了多元宗教一個非常好的實證;孫教授以自身於虔誠的天主教信仰背景下,仍親自實踐尊重不同宗教,探索在不同宗教中,尋求救贖論的共同特色,進而去包容、欣賞。這破除了我對於在天主教外在所賦予的偏見下,有更深層、更多元的理解。兩位教授皆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體現希克於本書中所啟迪之不同宗教之間的對話。豐富了我對於宗教不同的看法,特別是基督信仰的部分。


        蔡教授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希克本書的批評與回應,這部分的內容讓我再重新去面對講座中所詮釋的論點,即使看似對於一個問題有了答案後,又出現了更多的問題,但引用結尾主持人苑舉正教授的結論,人生之中就是能不斷的探索這些沒有絕對問題的答案,才令生命豐富,特別是信仰。相信自己在這樣的討論激發下,能夠隨著時間的不同、生命階段的不同,而咀嚼出不同答案,豐富生命的層次。




第三篇

張雅忻    台北大學歷史學系


        宗教是什麼?以神學家的角度來說,那是一種具有神祕性和非理性的真理;對於歷史學家來說,那往往是一個文化乃至於一個群體的歷史或其群體之獨特性的展現,然而對哲學家來說呢?


        對於宗教,我並沒有特別狂熱,也沒有特別虔誠。我喜歡台灣傳統廟宇的香煙裊裊,也迷戀上聖經文學以及歐洲教堂的莊嚴;以前去台北清真寺後,還差點萌生過皈依伊斯蘭的念頭。這些宗教看似不同、甚至相斥,可是仔細推敲後,卻會發覺他們之間所要追求的最終目標乃是相似的,不外乎是替徬徨的俗人在滾滾紅塵之中尋得自我的定位,難道,就沒有一個橋樑可以將其連結嗎?


        約翰希克的論點倒是提供了一個很有趣的答案。他提到,宇宙中其實存在著一個終極實體,每個宗教所謂的「神」其實就是那個終極實體的實現,也就是用一種「各自表述」的方式,每個宗教都能達到追求這個終極實體的目標。就如同蔡怡佳教授在演講中所言,「信仰是認知自由下的一種結果」,宗教是每個不同的文化從自身經驗出發所衍生出來的產物,以這樣的理解來解釋宗教,令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也許這樣的終極體現除了可以在信仰天主教、卻會身著法衣的孫教授上看到之外,單國璽主教和聖嚴法師之間的交流也是希克理論的最佳代表吧。宗教不該像西方反恐組織和恐怖組織之間的對峙一般令人驚心,反倒應該相互交流與了解,畢竟,宗教亦乃文化的一環,在國際化的現今,若我們還將心胸束縛在「非我教者異端也」的思考框架中,豈不狹隘了?


        最後我想提出今日演講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作結:「超越自己的主觀,開放自己的胸襟,方能接近宇宙間所謂的真理。」自古以來真理是什麼,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從古至今,人人都試圖追求過真理的面貌。然而,正因為真理的不可捉摸性,它才更應該以開闊的眼界來尋找,若是我們一味的只知從自身角度觀看世界、而拒絕接觸從未碰觸之領域,那麼,我們無異於以管窺天,這不僅是個人的損失,在台灣這樣小小的島嶼上,更容易流於一種自我封閉的海島心態,最終只能望著其他國家前進而望塵莫及。




第四篇

朱智德    臺大政治學系三年級


        首先,我要先汗顏道宗教哲學是本人我較少涉略的領域,所以來聽了講座才粗淺地知本書作者John Harwood Hick為何許人也、有何許貢獻。然,主講人蔡怡佳老師,利用極短的時間引領我認識希克、認識他在宗教哲學的貢獻及影響,我也隨即驚嘆到希克的各種學說思想。


        其中最重要者,莫過於多元論的假設,傳統以來基督教一直是據人類世界主宰的地位,對其他的宗教不是持排他論的觀點、便是持含攝論的視野,總之還是以自我為中心,然希克卻勇於挑戰這兩種傳統觀點而開創出新局,對人類的宗教現象提出一個有別於自然主義或是純粹認信式(confessional)的「宗教的」詮釋,希克提出一個「現象學」的理解,一種同時考慮宗教傳統與其信仰者的內部觀點,加上從外部的人文社會科學理論,所提出來的對於宗教現象的綜合性詮釋。蔡怡佳老師特別強調希克在伯明罕教書時,會遇各種宗教產生衝擊,因此才帶動他對宗教哲學有如「哥白尼式革命」的思想,進而從現象學的考察遇見種種的他者後,建構出全球視野的宗教現象哲學觀,在這裡我發現與哲學家列維納斯相似的身影─他的學說重點就在從其現象學的探究中發現「他人的臉孔」後注入其倫理學的思想中。然希克最終關注的是「實在」,如同前蘇自然主義哲學家們的核心關懷─即表象與實在,他們醉心於描述實在為何(例如:水組成的、氣生成的、原子激烈碰撞的或彼此和諧的等等),而希克並不在大膽描繪實在的圖象,對他而言,「實在」是以生活實踐、面向「一種實體,多元回應」。各種宗教對於「實在」的探求,發展出各式各樣不同的詮釋方式,而對於這個超越人格的「實在」,各個宗教所欲探求的其實可能恰恰是一致的。這也令我想到,歷史上許許多多的宗教戰爭,不正皆起自人們認定他者宗教的實在與其不同而彼此互相敵視進而相互交伐,然,用一句現象學的話來形容:人類身為有限的存在,怎麼能夠狂妄宣稱無限的存在的實在面貌為何或與他者追求的不同?這也聯結到了後來討論人孫效智老師所說的,人不夠謙卑的話將無法理解生命或認識真理,我認為效智老師的取喻相當傳神:地球之所以成為「地」球,就是人自傲地認為已發現真理─我們居住的星球是土地所構成的,然若謙卑地宣稱:我們發現組成地球的土地只是我們發現這個星球的一部份的真理,那麼就能很快地再發現比土地還更大片的海洋的存在。從康德的認識論轉向那裡,我們應該去理解到認識的條件是「主觀有限的認知官能去與客體的相遇」,如此便是超越「主體的主觀認識」。


        最後,回到怡佳老師對多元論假設這種「萬流歸宗」的欣賞,我認為可以與早先在二十世紀的重量級的宗教哲學家保羅‧田立克(Paul Johannes Tillich)在其《信仰的動力》中對「信仰」的界定遙相呼應:各種宗教所信仰的終極是一致的,可謂是多元論的信仰自由觀,我想也正是如上的思想,才建立出─如效智老師所說的─「宗教彼此間的互信互愛」,也才能進行宗教同情的理解與對話,這正是希克宗教哲學最重要的貢獻及影響所在,也是今晚講座的老師們所帶給我最大的收穫之一。




第五篇

劉韋廷    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博士生


        細雨不停,春雷乍響的公館校園,當我坐在博雅館聽著蔡怡佳教授所導讀John Hick《宗教之詮釋》,心中感到無限喜悅。這本書在1989年出版,那時臺灣剛解嚴後不久,各種自由言論百花齊放,宗教研究也正式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扎根,成為教育部承認的學術科目之一,相對照國外已逾百年研究史的宗教學,我們像是剛學會走路的幼兒。不過臺灣這塊寶地,卻是可以實踐John Hick在書中所主張的「宗教多元論」觀點,自由且多元的宗教熔爐。他從現象學徑路探索不同文化脈絡下的宗教現象,摒棄既有成見,重新理解迥異的真理觀,打破西方基督宗教根深蒂固的一神論主張,展開「一個實體,多元回應」的宗教哲學新境界。


        蔡怡佳教授從作者自身的學思背景出發,讓我們認識一個學者的背後需要多少經驗才能累積不凡的學術成就,尤其是作者接觸不同宗教,在東方多元宗教文化的洗禮之下,重新檢視西方宗教的差異性,同時也在社會實踐上不斷努力,特別是當時的英國種族問題,讓作者深深體悟到神聖的實在對有信仰的人而言是多麼重要,在有限的個體面對那無限的超越性,感受自身渺小,而激發出的宗教感。然而人們要如何做才能獲得救贖,得到解脫呢?作者剖析各大宗教傳統的解脫之道以及宗教經驗,試圖探詢人類在面對自我的當下,必須從黑暗與光明之間的二元對立性超脫出來,凸顯作者在理解宗教經驗的核心價值。


        雖然說作者在九零年代主張「宗教多元論」受到不少學者的論點攻訐,紛紛懷疑John Hick的多元思潮是否會讓信者在接觸其它信仰時,對自己的信念而產生了鬆動,進而投入對方陣營。不過,在今天的演講裡,回應人孫效智教授主張「萬游歸宗」論點,讓我們思考開放性並不是意味著放棄自我信念,而是從他者的眼光重新認識我們自身,堅定我們的信仰。不同宗教都有一套闡述終極實在的實踐方式,當我們從傳統裡走出,進入多元就像彩虹般的燦爛光譜,無形之中就會開啟人的靈性幅度,這是保守派所不能做到的侷限性。因此,經由蔡怡佳教授的流暢譯文讓讀者感受John Hick在宗教和平上所努力的巨大貢獻,是當今鮮少有學者能夠超越的。我相信,這也是身為地球村一員的我們,所追求的美好願望。




第六篇

陳英傑    台大外文三年級


        科技部經典譯註計畫第二場春季講座,由蔡怡佳教授主講「宗教多元論對超越的探求」。蔡教授精要介紹約翰.希克(John Hick)「宗教之詮釋」一書的篇章結構與主要論點,為關心宗教議題的聽眾帶來許多深刻的評論、見解。希克提倡的宗教多元論,迥異於排他論(非我宗教者皆偽)與統攝論(包容論;其他宗教或許有效,但不具最終救贖的可能),開出符合現代民主社會尊重多元、包容差異等內涵的宗教哲學立場。希克也避免定義宗教本質,取徑維根斯坦的「家庭相似性」,鬆開嚴格的思考框架,讓主流、普世宗教與其餘諸宗教皆能共存於討論範圍。而希克沿用康德「現象界」與「本質界」的區分,將「超越」置於可涉求而無法掌握的地位,因此各宗教論述的超越性,都是能成立的、關於最終的一的「詮釋」。各宗教之經驗都是經由各家內部語言反思中介後成立,亦即各家都或多或少體會掌握了超越性。希克將人們對這個超越的回應定位為「救贖論」;人們之所以信仰,是尋求世界末日後的救贖、超脫輪迴的解脫……皆人有宗教的普世原因。此書內容豐富,而講座時間有限,更有層次、細膩的解說須閱覽蔡教授精心翻譯之全書。


        評論人孫效智教授提供自身將生命教育理念與宗教結合的經驗,亦是實踐所帶來的哲思。孫教授以虔誠天主教徒身分和佛教法師合作生命教育研習,在對方身上看見生命大智慧,體認不同宗教之間可以相互學習;而實際參與不同宗教的儀式、接觸使用的器物,也不會不安,反而在原本陌生的情境下體會到各教之間其實共有的、或者相通的經驗。此外,宗教也不僅止於對於世界的詮釋,更是信仰者身處世界的方式。以此而言,不同宗教的信仰者要共生、不同宗教要學習與共榮,當然需建立在相互接觸與對話的基礎上。認為單純劃定疆界、井水不犯河水即可的看法,顯然缺乏開放心態。


        如果希克對宗教的詮釋能成為一套體系,那麼這是一套圓融的體系。圓融的體系不必然充滿矛盾;宗教在探求超越時所選擇的不同作法,仍是為了相同目的。而對超越的回應也不是虛無飄渺的說法;這些回應許多是具體呈現、存在於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之中。或許有人不滿希克說法,但無論如何,希克的洞見的確回應了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對超越的需求。關心宗教信仰與安頓生命的讀者,不妨翻閱這本書尋求靈感。




第七篇

盧亮廷    台大生技系二年級


        我很喜歡孫老師尾聲回答問題時的一段驚人話語:「耶穌不能只是一個好人,由四部福音來看,他要不真是神的兒子,要不就是一個騙子。」雖然我不是基督徒,我回來查了查發現約翰福音14.6中,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由這斷話直接推出孫老師那樣的講法,似乎有點危險,因為一來這樣的結論有些大膽,可能是個二元思考模式的謬誤,而且許多非基督徒既不能接受真的有神,又不認為耶穌是個騙子;其二,似乎說自己是真理,也不見得是什麼錯誤,真理的定義是什麼?我能不能說我是真理?或這樣說太大膽,可以說成我的生活就是在表現真理?比如我作錯了一件事,體現有二:一是這件事應該由另種方法做,二是我具有會犯錯的特質。而這兩點,是不是可以說是表現真理呢?


        話說回來,由於這些原因,似乎孫老師的說法並不是那麼嚴縝,我們好像可以為耶穌鬆口氣,不過我們如果願意改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件事,似乎又有些道理。一個人要道多麼相信自己才說的出這句話,我們一個平平常常的好人,會這樣說嗎?此外耶穌自己說「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裡去。」這句話不承認他對,耶穌就騙人,承認了他,耶穌好像就只能是神的兒子了。所以說以前我沒發現這樣的事情,經過了今天,我才發現如果要用科學或邏輯的論證去不斷找宗教的麻煩,真的是太麻煩了。


        所以蔡老師說得很好。科學是以自己的邏輯在運作,而我們可以把宗教想成另一套科學,他有自己的路子。如Hick所說的含混性,很多東西自成體系,卻又可以相互滲透,如果我們願意相信這些發生的事情,不管是可以被所謂科學方法證實的,或是所謂沒辦法證明他是假的過去的、聽聞的、書籍記載的,其實似乎互相駁斥,卻又相互依存。我的想法是,畢竟科學目前也只是解釋了一部分,而還沒解釋的,當然就發展出其他的模式,而各種宗教就是之中的一部分。今天講座中也又提到了李嗣涔前校長的研究,我想他說:「他想追求看不到答案的知識。」也許是他個人很高的科學人理想,但對我而言,其實就是一位想把科學方法再拓展出去的先驅。這學期上蔡振家教授的課,他在音樂研究上,加入科學的手指導電測試、腦波觀察來分析音樂如主副歌、古典樂的高潮或是看戲時觀眾的情緒起伏等等,我覺得也是把科學方法拓展的好例子。


        由含混性來看,似乎我們以前太執著於分類,硬是把人文和科學分開,我在想,不只是科學可以進入宗教,解釋神祕力量或音樂分析,或許有一天,文學和宗教也可以想辦法再進入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這些似乎曾經是藉由神學解釋,而今已被科學搶走詮釋優勢的物理中,重新找到立足點。


        所以什麼是超越?什麼是宇宙本原的道理?這些問題在聽完講座後,都讓我多了一些以前沒有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