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於屏東萬丹鄉,二歲時隨父母遷居花蓮。50年代的台灣物資雖然匱乏,但生活在後山,每天享受的是依山傍水的童年生活,看得是遼闊的太平洋日出,望得是在五彩繽紛日落下的中央山脈;我就在一片大自然的陶冶下,奠定了對美學的喜好與嚮往。當兵退伍後,投考國立藝專美術科國畫組,正式進入美術的殿堂。1987年在因緣際會下決定負笈西班牙學習藝術,在西班牙這個陌生的國度,美學的養成、基礎油畫等所有的一切皆從頭開始,也因此造就我融會中西方美學的特性。1990年完成第一階段的繪畫創作碩士,同年進入博士班鑽研繪畫材料學,為了釐清許多繪畫材料的疑點與特性,因而轉入繪畫保存與修復系,希望在修復領域裡破解作品的前世今生、因果循環。在一切水到渠成的條件下,1993年順利完成保存修復系的碩士文憑。1994年返國成立個人修復工作室,並順利將於西班牙的所學移植到台灣,無論是畫作保存的觀念,抑或是其修復的必要性,皆在一步一腳印地逐步耕耘,三十年來逐漸成效,並挽回許多瀕臨報廢的藝術作品約上萬件,一心協助保存台灣的文化資產。
Stony Brook Art Conservation修護師(2020-迄今)
義大利無國界文物修護組織東亞聯絡人(2020-迄今)
苗栗縣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審議會委員(2024.04.01-2026.03.31)
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保存科學小組召集人(2023.12-迄今)
臺南市東門巴克禮歷史教育推廣協會顧問
直轄市定古蹟臺南陳德聚堂顧問
新北市三重埔文史研究協會顧問
羅馬美國學院(American Academy in Rome)訪問學者(2020)
內政部營建署研究員(2011.12-2020.01)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人員(2006.02-2011.12)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藏品安全與保存維護委員會主委
義大利玻各瑟美術館(Galleria Borghese) 兼任研究助理(1993.09-1993.11)
羅馬大學支援世界遺產「龐貝遺址修護計畫」兼任助理(1993.09-1994.01)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研究助理(1992.06-1993.06)
王維周於留法期間就讀法國國立高等巴黎 Belleville 建築學院,獲得 « 都市建構 »深入研 究文憑及國家建築師文憑、高等社會科學院« 都市領域 »博士課程並獲得深入研究文憑,主 要研究法屬印度支那時期的殖民城市與都市計畫。1999 年考上國立夏優學院高等學院歷史建 築及古蹟保存修復課程,成為該校 1887 年創校以來第一位臺灣學生。 回國之後先後擔任華梵大學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現為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並於 2014 年通過國際現代建築保存組織 Docomomo 同 意成立 Docomomo Taiwan 並擔任主席,亦是 ICOMOS ISC20C 的專家會員。任臺北市都市設 計審議委員、文資審議委員、新北市、基隆市、花蓮縣文資審議委員,法國文化協會副理事 長、臺灣法國工商會監事等職務。專長為建築史、殖民城市史、文化資產保存修復。
主題:綴補時間的刻痕: 從史博館的「他者 他方」常玉展審視歐洲的文化修復與保存
時間:10/19 (週六)下午 14:00-16:30
地點:臺北醫學大學信義校區醫學教學大樓 2204 教室
主辦單位: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大歐盟卓越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政大歐洲聯盟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臺灣)歐洲研究協會、臺灣西班牙語學會、政大國際事務學院歐洲聯盟研究國際學分學程、臺北醫學大學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