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早期,葡萄牙船隊越過重洋抵達印度洋海域,開通了歐亞大陸兩端的 直接交通。時值明朝施行海禁政策,僅有朝廷認可的國家可以通過「朝貢」制度來華 進行貿易。十六世紀末,耶穌會士利瑪竇 (Matteo Ricci, 1552-1610) 借鑑耶穌會創始人之 一沙勿略 (François-Xavier, 1506-1552) 在日本傳教的經驗,利用文人對歐洲知識和技術 的興趣與士人交往,以吸引明人歸信基督宗教—或稱天主教,終於十七世紀初抵達北 京,向明神宗 (r. 1572-1620) 進呈自鳴鐘、《坤輿萬國全圖》、大西洋琴等諸多西洋書籍、 器物、圖像,揭開中西方近代科學、技術、文化交流的序幕。康熙初年平定臺灣後, 於 1684 年有限制地開放海洋貿易,大規模提高了中國和域外商品的交流。

         借助歐洲傳教士達成的中西文化、知識、技術交流受到多數東西方學者的關注, 並留下大量的相關研究。近數十年來,學者們對於文本和圖像在中國和歐洲的引進和 翻譯過程,如何詮釋、理解/誤解、吸收和傳播等議題做了諸多深入的討論,然而將 「物質」作為知識、技術傳播載體的研究,則有待跟多細緻的分析和系統的研究,以 深入探討東西方如何透過哪些管道引進來自異文化的新知識、新技術,如何理解包含 書籍、圖像、科學儀器、器物、樣品、標本等物質所傳遞的科技訊息,進而將之吸納、 轉化為在地知識技術的過程等議題。

        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不僅是東西方科學技術消長的時期,西歐各國在科學、技藝 的發展亦有所演替。本論壇的三篇透過物質流通和知識傳播的角度,分別介紹近代義 大利、法國和德國在玻璃工藝、蠶桑絲綢業和化學的卓越表現與工藝技術、知識傳播。 現職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的陳東和博士透過清初引進宮廷的金星玻璃介紹該工 藝在十七世紀末威尼斯的出現、發展與演變,以及該技術傳進清宮後所呈現的特殊樣 貌;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毛傳慧教授則探討法國絲綢業者和科技研究者如何透過傳教 士送回法國的文本、圖像和工具,以及貿易商品精進其蠶桑絲綢技術而於十八世紀執 歐洲絲綢業之牛耳。畢業於德國柏林科技大學哲學、科學理論、科學史、科技史研究 所的張澔教授則藉由清末自強運動為引進西方科學知識而翻譯的化學書籍,帶領大家 一窺化學在十九世紀的新興強國—德國的發展。


論壇總召兼講者,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兼臨醫所教授    張淑英

2023年8月由臺大外文系借調臺北醫學大學,擔任副校長職務。現為「臺灣西班牙語學會」理事長。馬德大學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博士。2016年膺選西班牙皇家學院(RAE)外籍院士。2019年起為西班牙王室索利亞公爵基金會通訊委員。2019-2022借調清華大學外語系兼校長室特別顧問。2013-2019 擔任臺灣大學國際長、2011-2013擔任學院副院長。為《英語島》定期撰文。學術專長為當代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近年專注旅行文學、流浪漢小說、殖民時期紀事、漢、西、閩南翻譯等研究(研究團隊榮獲西班牙2023年「第一屆索里亞公爵國際西班牙語學研究講座」首獎)。中譯《探險家旅行圖誌》(葡文)、《世界圖繪》(拉丁-中文雙語)、中譯西《零度以上的風景》(北島著)和西譯中《如此蒼白的心》等二十部作品。



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副研究員      陳東和

陳東和,國立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法國凡爾賽大學材料科學博士,並曾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及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EPHE)研習藝術與考古相關知識。留法期間,主要在位於羅浮宮的法國博物館研究與修復中心(C2RMF)參與文物科學檢測工作,並與吉美(Guimet)亞洲藝術博物館合作進行中國古代玉器研究計畫。返國後,曾擔任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專案副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於2008年四月起任職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負責文物科學研究實驗室建置與文物科學分析研究工作。研究興趣包括陶瓷、琺瑯、繪畫與顏料、玉石寶石等;現階段關注十七到十九世紀東西藝術交流中的材料議題,如顏料、琺瑯色料等。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教授兼所長      毛傳慧

毛傳慧現職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教授兼所長,為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合會科學史組中華民國委員會現任主任委員,法國社會科學研究院(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中國研究中心 (CECMC) 海外成員。專長領域為科技史、中西文化科學技術交流史、蠶桑絲綢史、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曾出版合編專書《出使絲綢之國——科學、商業與外交之間的拉萼尼使團》(Missions to the land of silk: the Lagrené embassy to China (1843-1846) between science, commerce, and diplomacy, Paris: Ed. Collège de France, coll. IHEC, 2018),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以及專書專章 https://his.site.nthu.edu.tw/p/406-1397-237371,r3243.php?Lang=zh-tw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張澔

張澔,任職於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畢業於德國柏林科技大學哲學、科學理論、科學史、科技史研究所。研究領域為化學史、物理史與科學史。曾擔任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合會科學史組中華民國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研究院科學史委員會)

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副研究員



陳東和

Project 01

從偶然乍現到大放異彩—金星玻璃的製造與流傳

         金星玻璃(aventurine glass)大約在十七世紀上半葉由威尼斯慕拉諾(Murano)的 玻璃工人無意間製造出來,主要的特徵是在不透明的紅棕色玻璃中散佈著無數金 黃色澤的金屬顆粒。由於生產過程中必須掌握的變數甚多,不易成功,需要偶然 機運,就像奇遇(aventure)一樣,此亦是其名稱由來之故。現今甚難見到十七世紀 的金星玻璃,多只能從當時流下來的文獻、貨物或財產清單等窺見其狀貌,類型 包括耳環、鈕扣、項鍊綴飾、念珠等。 十八世紀後,Miotti 家族掌握了金星玻璃的製造技術,金星玻璃在歐洲廣受 歡迎,不僅用於日常生活中的杯、盤、盒、鐘錶和各類裝飾品中,也運用於鑲嵌 藝術上。這些金星玻璃工藝品從威尼斯被銷售至米蘭和德國、英國及法國等其他 地區。除了 Miotti 家族外,另外有兩間公司也掌握了金星玻璃的製作技法。十九 世紀後,Bigaglia 及 Salviati 等玻璃窯場在前人的基礎上,嘗試吹製技法,讓金星 玻璃的樣式、色彩與紋飾更加多元化,並受到歐洲宮廷與上流社會的喜愛。 在歐洲之外,清代宮廷在康熙皇帝的意旨下,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成立了 玻璃廠,在紀里安神父 (Kilian Stumpf, 1655-1720)的主持下開始試驗製造。不過一 直要等到乾隆六年(1741)才真正燒製成功,之後更以與歐洲金星玻璃不同的藝術 樣貌流行於清宮中。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教授兼所長



毛傳慧

Project 01

「中國風」與法國蠶桑絲織業的發展

         中國絲綢自古以來即通過「絲綢之路」傳到歐洲,蠶桑技術也隨著駝隊、基督宗 教僧侶輾轉從中國傳播到中亞,經西亞於十三世紀末抵達地中海北岸的法國南部地區。 《馬可波羅遊記》有關 Cathay 的描寫,挑起歐洲人對中國的嚮往與想像,隨者大航海 時期的開啟,傳教士們—特別是法國耶穌會士有關中國的報導和海洋貿易引進的商品, 更掀起對中國建築、藝術和裝飾風格的熱愛,蔚然形成「中國風」(la chinoiserie)。相 對於建築和繪畫,中國風在絲織品上持續的時間更為長久,而此時正值法國蠶桑絲織 業朝向巔峰發展的時期。 除了耶穌會士寄回歐洲有關中國蠶桑絲織技術的報告、圖像和樣品、工具,以及東 印度公司進口的中國絲綢,二十世紀九〇年代初,歐洲多處(奧地利、義大利北部、 德國、法國南部)城堡中,更發現了許多以中國圖像、紋樣裝飾的壁紙,其中數組以 稻作、蠶桑、製茶、瓷作等手工業生產為主題的圖像吸引了各國學者的關注。 本文將探討上文提及的這些「物質」對法國蠶桑絲織業是否產生影響?以及法國絲 綢業者和博物學者們如何透過這些物質析取中國蠶桑絲織的相關知識與技藝,進而精 進本國的相關科技,形成具有法國特色的手工業。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張澔

Project 01

十九世紀德國的新興化學工藝

         晚清自強運動期間,為了分析礦產,北京同文館的法國教習畢利幹 (Anatole Billequin, 1837-1894)及他的學生將富里西尼烏司(Karl Remigius Fresenius, 1818- 1897)的定量化學分析書籍翻譯成中文,並於 1882 年出版了《化學闡原》一書。 富里西尼烏司的分析化學書籍被公認是 19 世紀最經典的教科書之一。次年,上 海江南製造局的傅蘭雅 (John Fryer, 1839-1928)及徐壽(1818-1884)再次將富氏的 定性及定量化學書籍分別翻譯成《化學考質》及《化學求數》。這三本分析化學 書籍的出版讓清末西方化學知識的引進達到最高峰。 富里西尼烏司化學分析教科書的成就,從某角度而言,代表著十九世紀德國 化學工藝的領先。富氏在吉森(Gießen) 大學擔任講師時,就在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 1803-1873)的門下繼續鑽研化學並獲得博士學位。十九世紀上半葉,德國 成為全球化學領域的領先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李比希的貢獻。他不僅在有 機化學、農業化學與生物化學域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在吉森大學(Justus-LiebigUniversität Gießen)擔任化學教授時,創建了化學教學實驗室,成為世界各地效仿 的典範。由於這些創新,李比希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化學教師之一。

第三十屆臺灣歐洲文化論壇



地點時間資訊

Project 01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

主題:西班牙時代的艾爾摩莎
時間:5/18 (週六)下午 14:00-16:30
地點:臺北醫學大學信義校區醫學綜合大樓前棟4樓誠樸廳
主辦單位: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大歐盟卓越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政大歐洲聯盟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臺灣)歐洲研究協會、臺灣西班牙語學會、政大國際事務學院歐洲聯盟研究國際學分學程、臺北醫學大學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