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有六位之多,不過,台灣作家對這組名單興致不高,反而意在名單之外的羅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羅卡的詩有戴望舒、楊牧、李魁賢和陳南妤等人的中譯,但在詩創作上的影響,則以瘂弦和楊牧為代表。瘂弦自承受其民謠風的啟發,楊牧則用以表達對獨裁政權的抗議,然而,在他們無異是的思想深淵,兩人其實還有以抒情性接引了羅卡的抒情,我們在楊牧翻譯羅卡的詩集--《西班牙浪人吟》(Romancero de gitano)即可見分明。例如〈普梨西奧莎和風〉(“Preciosa y aire”)原是此故事詩集子內的一首,主要是描述吉普賽女孩普梨西奧莎逃避風一樣男人的追逐,整首詩的詩風本當強調敘事,但在某些詩段羅卡彷彿為故事的開展按下暫停,只在描繪情景,意在凸顯美感的純粹性,實為抒情筆法。然而,觀看自然善用詩人的感覺特徵,形成羅卡特有的美學世界。楊牧以其最徹底的閱讀--翻譯,汲取並化變此一感官交融的技法,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跨越感官(特別是聽覺與視覺)的向度更大,讓我們閱讀《西班牙浪人吟》時,羅卡不只是羅卡,我們不僅看到楊牧和羅卡的抒情對話,更彷彿踩上了巨人的肩膀,可以眺望更遠。
瑪格麗特·莒哈絲的作品經由翻譯、戲劇、電影改編、藝術作品等形式,與台灣社會建立起不曾存在的聯繫。一九八○年代,台灣當時的文學場域積極地擺脫權威體制的官方形式,而莒哈絲創新的書寫風格,叛逆的精神,以及對社會政治積極參與的態度,不但引起台灣讀者的閱讀熱潮,對台灣文學創作,尤其是女性作家也有相當的影響。 本文試圖探討三位女性作家:鍾文音、袁瓊瓊與張小虹,如何超越創新與保守的分野,從莒哈絲的作品中演繹了一道女性意識。莒哈絲的作品傳入台灣之後,衍生出女性主義式的閱讀,作家本人似乎也成為了女性主義代表性人物。台灣女性主義的文學研究在一九九○年代由學院外文系引介,莒哈絲的小說的中文譯本因異國情調和情色主題而被過度的強調之下,原本蘊含的反殖民論述似乎在譯介過程中消失。莒哈絲的作品在台灣的文學接受,隨著不同的目標與社會文化,進而產生意識形態上的改變。
赫曼赫塞(1877-1962)是二十世紀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194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於1877年生於德國南部小鎮卡洛,少年時迫於父命就讀神學院、卻因病休學,後來的家庭和婚姻問题、精神疾病等種種人生的艱難曲折,都成為他作品中探索人類内心深處孤獨、渴望和矛盾的靈感來源。對成長在五零年代之後的我們,多少都經歷過那樣一段或長或短的「徬徨少年時」,尤其對人世的未知感到迷惘困惑,內心深處、靈魂底層總是沉潛著一股掙脫枷鎖、渴望自由解放的暗流,直到赫塞的文學為我們打開那道封閉的閘門。此論壇主題以赫塞於27歲寫就的第一部小說《鄉愁》為例,讓我們一窺浪漫主義作品的風格特色。《鄉愁》是典型的心靈成長小說,很大部分反映了赫塞自己的故事,清晰地展現出他在成長過程中的慾望、挫折、哀愁、愛戀以及突破困境的反思和覺醒。赫塞其他作品,特別是心靈探索、尋求精神啟蒙、追尋自由與生命意義的篇章,影響啟發了當代許多華語作家,不少作家甚至在赫塞的作品中看見了年少時期的自己,例如鍾文音和陳玉慧。而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赫塞對青春、友誼、愛情、親情以及大自然的刻劃描繪、其中所流露出的人道胸懷和宇宙胸襟。儘管自二十世紀以來,浪漫主義已漸漸消逝,不再是文學的主流,然而特別是在這動盪劇變的時代,赫塞的作品如同空谷跫音,一步一步清晰溫柔地引領疲憊的心靈,歸回最初的原鄉。
主題:解密作家們的作家—華語作家的歐語文學閱讀
時間:4/29 (週六)下午14:00-16:30
地點:臺灣大學社科院3樓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主辦單位: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大歐盟卓越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臺灣)歐洲研究協會、臺灣西班牙語學會、政大國際事務學院歐洲聯盟研究國際學分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