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閱讀有多重面向的時代,視覺可以取代文字,甚至否決文字。不過,文字書的出版有增無減,書籍閱讀被大力推行;有趣的是,那些談閱讀的人並非因為自身愛閱讀就救國運動似地疾呼,而僅是受邀分享,就像打不打疫苗可自由選擇,閱不閱讀也得尊重意願,但為掌控風險如防疫、媒體識讀力,政府得策動,於是談閱讀就有了國安層級的重要性。
         美國文學教授佛斯特(Thomas C. Foster)說:「一位志向遠大的作家很可能也是一位求知若渴的讀者,對於文學史和文人作風認識匪淺,但到提筆寫作時,無須費心思量,信手拈來皆是經典。」看來閱讀創造閱讀,不勞政府費心,作家自成一個生態完整的小宇宙。只是作家的閱讀不僅在讀,經過眼腦手的互動協作還有生產功能,或稱引經據典、改寫、挪用、互文、轉譯等等,不一而足。
         不管文評家用什麼語彙形容這種作品的有所本,都可算是作家閱讀痕跡的追索,經過柯南式的細節解密,固然增添閱讀興味,卻需要嚴謹的學術動刀,還不如我們先將閱讀和寫作切割,想想為什麼要探究作家的閱讀?小說家郭強生自我檢視認為是「想獲得一些吾道不孤的驗證」,因為「閱讀從不是為了得到一個折射後可供自我感覺良好的幻境。」而是「帶著疑問困惑,在不同的書寫中找尋」。
        如眾所知,歐洲(包含以歐語寫作的國家)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不管是德語的歌德、赫夫曼、卡夫卡,或是法語的雨果、莫泊桑、卡謬,還是西語的賽萬題斯、尤薩,他們的作品都是許多作家書房裡的座上賓,於是,就像閱讀《綠色筆記本》,我們不是要「閱讀詩人」,而是繞個路「閱讀切·格瓦拉之閱讀詩人」。今日文化論壇或從作家的作家下手,例如法國文學,黃士賢教授將比對胡品清、鍾文音、袁瓊瓊和張小虹如何閱讀莒哈絲。或從共同感受,例如德國文學,盧怡君教授採用我們共同的鄉愁來閱讀赫曼赫塞。或從詩人的翻譯,例如西班牙文學,陳正芳教授要站在楊牧的譯筆上,以辨識差異閱讀羅卡。多層次的穿越讓我們看到作品之於異語作家具有更大的未定性,也就提供了更具想像的空間。所以今天的論壇就不僅僅是引介式的歐語文學導讀,而是華語想像下對名家名作讀出不同的趣味,讓我們一起進入沒有文字到不了的地方吧!


論壇總召    張淑英

現為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現為「臺灣西班牙語學會」理事長。馬德大學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博士。2016年膺選西班牙皇家學院(RAE)外籍院士。2019年起為西班牙王室索利亞公爵基金會通訊委員。2019-2022借調清華大學外語系兼校長室特別顧問。2013-2019 擔任臺灣大學國際長、2011-2013擔任學院副院長。為《英語島》定期撰文。學術專長為當代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近年專注旅行文學、流浪漢小說、殖民時期紀事、漢、西、閩南翻譯等研究(研究團隊榮獲西班牙2023年「第一屆索里亞公爵國際西班牙語學研究講座」首獎)。中譯《探險家旅行圖誌》(葡文)、《世界圖繪》(拉丁-中文雙語)、中譯西《零度以上的風景》(北島著)和西譯中《如此蒼白的心》等二十部作品。



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陳正芳

陳正芳,天主教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馬德里Complutense大學博士後研究,現任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著有《魔幻現實主義在台灣》、《台灣小說》(合著),《臺灣魔幻現實現象之「本土化」》、《詩學研究--海門‧希列斯詩作賞析》及多篇比較文學及文化論文如:〈葉珊與羅卡的抒情共振──以《西班牙浪人吟》為本的跨文化研究〉、〈老人書寫的「魔幻現實」-以黃春明和王禎和的小說為例〉、〈白蛇故事的港台改編:以林懷民、李碧華、徐克為討論中心〉等,報刊書評執筆、譯有「保羅‧柯爾賀專欄」、《擊劍大師》、《矮人森 林》等小說。曾獲教育部文藝獎之現代戲劇優選、傑出研究教師、特殊優秀人才獎勵等研究獎項。



中國文化大學法文系助理教授    黃士賢

黃士賢,法國巴黎第三大學藝術與文化史博士,中國文化大學法文系助理教授,專長領域為法國文化史、法國電影史、媒介學。博士論文主要研究莒哈絲在台灣傳播與接收的情況,從媒介學的角度探討法國作家在台灣的閱讀、研究以及論述的方向與趨勢。曾主辦紀念胡品清教授學術研討會—超越疆域:法語教學之跨領域研究與實踐。近期研究延續媒介學的視野,持續關注法國文學在台灣的傳播、譯介與論述分析,最近的論文著作是〈文學翻譯做為文明/公民性的媒介:莒哈絲與胡品清在台的譯介〉(與林德祐合著),收錄在專書《台灣文明進程的落實:試論台灣文學如何成為文明/公民性的轉渡者》(遠流,2022)。



中原大學應用外語系專任教授    盧怡君

德國魯爾大學語言學博士 (PhD der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Germany)在德期間曾於杜賽道夫中文學校教授中文。後返國任職於中原大學語言中心、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歷任中原大學應用外語系主任、國際處顧問、專利技轉中心主任,以及人文與教育學院副院長。現任中原大學應用外語系專任教授。歷來研究有「文化動機與文化交流 — 德國漢學vs.孔子學院的對比研究」、「德語世界中的語言哲學觀—從赫德到洪堡特」等,並為《宇宙光》雜誌專欄及其他報刊撰稿。



會議全文

點圖看講座摘要


陳正芳

Project 01

西語文學的臺灣「閱寫」—羅卡和楊牧

         西班牙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有六位之多,不過,台灣作家對這組名單興致不高,反而意在名單之外的羅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羅卡的詩有戴望舒、楊牧、李魁賢和陳南妤等人的中譯,但在詩創作上的影響,則以瘂弦和楊牧為代表。瘂弦自承受其民謠風的啟發,楊牧則用以表達對獨裁政權的抗議,然而,在他們無異是的思想深淵,兩人其實還有以抒情性接引了羅卡的抒情,我們在楊牧翻譯羅卡的詩集--《西班牙浪人吟》(Romancero de gitano)即可見分明。例如〈普梨西奧莎和風〉(“Preciosa y aire”)原是此故事詩集子內的一首,主要是描述吉普賽女孩普梨西奧莎逃避風一樣男人的追逐,整首詩的詩風本當強調敘事,但在某些詩段羅卡彷彿為故事的開展按下暫停,只在描繪情景,意在凸顯美感的純粹性,實為抒情筆法。然而,觀看自然善用詩人的感覺特徵,形成羅卡特有的美學世界。楊牧以其最徹底的閱讀--翻譯,汲取並化變此一感官交融的技法,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跨越感官(特別是聽覺與視覺)的向度更大,讓我們閱讀《西班牙浪人吟》時,羅卡不只是羅卡,我們不僅看到楊牧和羅卡的抒情對話,更彷彿踩上了巨人的肩膀,可以眺望更遠。

黃士賢

Project 01

台灣女作家對莒哈絲的閱讀與「越」讀—鍾文音、袁瓊瓊、張小虹

         瑪格麗特·莒哈絲的作品經由翻譯、戲劇、電影改編、藝術作品等形式,與台灣社會建立起不曾存在的聯繫。一九八○年代,台灣當時的文學場域積極地擺脫權威體制的官方形式,而莒哈絲創新的書寫風格,叛逆的精神,以及對社會政治積極參與的態度,不但引起台灣讀者的閱讀熱潮,對台灣文學創作,尤其是女性作家也有相當的影響。 本文試圖探討三位女性作家:鍾文音、袁瓊瓊與張小虹,如何超越創新與保守的分野,從莒哈絲的作品中演繹了一道女性意識。莒哈絲的作品傳入台灣之後,衍生出女性主義式的閱讀,作家本人似乎也成為了女性主義代表性人物。台灣女性主義的文學研究在一九九○年代由學院外文系引介,莒哈絲的小說的中文譯本因異國情調和情色主題而被過度的強調之下,原本蘊含的反殖民論述似乎在譯介過程中消失。莒哈絲的作品在台灣的文學接受,隨著不同的目標與社會文化,進而產生意識形態上的改變。

盧怡君

Project 01

我們共同的鄉愁 –臺灣五年級生的閱讀赫曼赫塞

         赫曼赫塞(1877-1962)是二十世紀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194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於1877年生於德國南部小鎮卡洛,少年時迫於父命就讀神學院、卻因病休學,後來的家庭和婚姻問题、精神疾病等種種人生的艱難曲折,都成為他作品中探索人類内心深處孤獨、渴望和矛盾的靈感來源。對成長在五零年代之後的我們,多少都經歷過那樣一段或長或短的「徬徨少年時」,尤其對人世的未知感到迷惘困惑,內心深處、靈魂底層總是沉潛著一股掙脫枷鎖、渴望自由解放的暗流,直到赫塞的文學為我們打開那道封閉的閘門。此論壇主題以赫塞於27歲寫就的第一部小說《鄉愁》為例,讓我們一窺浪漫主義作品的風格特色。《鄉愁》是典型的心靈成長小說,很大部分反映了赫塞自己的故事,清晰地展現出他在成長過程中的慾望、挫折、哀愁、愛戀以及突破困境的反思和覺醒。赫塞其他作品,特別是心靈探索、尋求精神啟蒙、追尋自由與生命意義的篇章,影響啟發了當代許多華語作家,不少作家甚至在赫塞的作品中看見了年少時期的自己,例如鍾文音和陳玉慧。而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赫塞對青春、友誼、愛情、親情以及大自然的刻劃描繪、其中所流露出的人道胸懷和宇宙胸襟。儘管自二十世紀以來,浪漫主義已漸漸消逝,不再是文學的主流,然而特別是在這動盪劇變的時代,赫塞的作品如同空谷跫音,一步一步清晰溫柔地引領疲憊的心靈,歸回最初的原鄉。

第二十五屆臺灣歐洲文化論壇

Project 01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

主題:解密作家們的作家—華語作家的歐語文學閱讀
時間:4/29 (週六)下午14:00-16:30
地點:臺灣大學社科院3樓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主辦單位: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大歐盟卓越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臺灣)歐洲研究協會、臺灣西班牙語學會、政大國際事務學院歐洲聯盟研究國際學分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