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談論某個國家的文學的時候,我們通常會以區域、文化、國家或是語言為分類的主軸。筆者今天所想提及的文學,是涉及一個已經不存在國家的文學。國家這一個名詞,或許針對筆者所提及的文學分類,並不是一個適當的分類方法,因為筆者所講述的區域與時代,正是從君主王朝轉變成民族國家(nation state)的轉折點。哈布斯堡王朝並不等同現今的奧地利。狹義的奧地利文學,一般所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奧地利成為民族國家之後的文學,並且以德語為主要的文學語言。其描述的故事,與哈布斯堡王朝時代的文學作品有很大的差異。 在哈布斯堡王朝瓦解前後,許多文學作家、詩人的著作,記錄下帝國滅亡的時刻,有些懷舊地敘述多元民族和平融合生活的方式,有些則諷刺地批評君主制度的沒落,讚揚民族主義的興起。特別的是,許多地名,因為透過歐洲兩次世界大戰的摧殘,都另以命名,分散在不同現今的國家。許多詞彙,名稱,社會身份與生活方式都已逐漸被遺忘,也不再具有意義。這是否預告了,如同已經消逝的王朝一般,此類文學逐漸被遺忘的趨勢?筆者將在此演講中將講述十九世紀末以及二十世紀初,以哈布斯堡王朝為背景的文學作品,其作家來自於今日之捷克、波蘭、烏克蘭、匈牙利,與奧地利,他們以德文,或是自己的母語,如捷克語等,為撰寫文學的語文,但是他們所描述的卻一致是以哈布斯堡王朝的時代為主題。
第一代阿爾及利亞法語文學興起於1930年代晚期,至1950 年代前後漸成一家。當時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殖民統治已逾百年(1830-1962),殖民霸權的統治、歷史事件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伴隨著殖民地教育的推展與人民意識的抬頭,造就第一代阿爾及利亞法語作家的崛起。阿爾及利亞法語文學源生於本地傳統與歐洲文化的交會碰撞。作者們肯定法國語言文化的啟蒙,嚮往歐洲文明,以批判精神直視原生社群的困境與不堪。然而,他們也清楚意識到自己被歐洲社會視為他者,面臨界於兩者之間的處境和在其間尋求安身立命之可能的無解難題。以卡比爾裔作家菲拉翁(Mouloud Feraoun,1913-1960)為例,如同本時期其它法語作家,他受法國殖民地教育,以法文寫作,由內部書寫原生族群的傳統與殖民統治下的現實,致力提升原生社群的能見度,卻也毫不隱藏地點出自己的同胞受傳統困縛的境況。第一代的阿爾及利亞法語文學作家或為卡比爾裔、阿拉伯裔或本地出生之歐裔,他們彼此合作,相互提攜,儼然形成了一個跨越族裔的作家社群,在彼時種族與階級皆壁壘分明的局勢下成就出一個族群共生的可能實例,而他們對於阿爾及利亞的歸屬感與認同,也造就了此一法語文學有別於法國文學的獨特畛域。
本演講以「西班牙語的日(不)落文學」為楔子,追溯西班牙自1492 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西班牙語與帝國大業如影隨形深耕,開啟了日不落帝國,同時拓展了以西班牙語為根基的文化、文學、藝術…等發展。1810 年拉丁美洲殖民地各國開始獨立運動,截至1898 年最後的殖民地菲律賓、古巴,波多黎各獨立後,結束西班牙日不落帝國的盛世。然而,西班牙語依然是巴西以外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諸國的官方語言,獨立迄今 200 餘年,仍然以西班牙語書寫創作,於世界文壇煜煜輝赫。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官方語言或以西語為母語將近六億的人口之外,全球仍有一些國家有為數不少的人以西班牙語創作。因此,本場演講將以西語非官方語言的國家,引介在地西班牙語文學的創作與發展,這些國家包括美國(為數眾多的拉丁美洲移民在美利堅「土生土長」的後代)、菲律賓(經過西班牙 323 年的殖民,又改英語為官方語言之後)、赤道幾內亞、加勒比海的貝里斯等國。這些作家在其創作場域以及生活的國度,受到何種激勵的條件或邊緣化的危機,又是什麼因素讓他們執著於非官方語言的創作。面對西班牙與拉丁美洲蓬勃發展且在世界文壇綻放光芒的西班牙語文學,這些跨越疆域的西班牙語創作,是日不落也是日落文學的一隅。
主題:唱的比說的好聽:歌曲和語言(歐語)、文化的連結
時間:12/3 (週六)下午14:00-16:30
地點:臺灣大學社科院三樓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主辦單位: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大歐盟卓越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臺灣)歐洲研究協會、臺灣西班牙語學會、政大國際事務學院歐洲聯盟研究國際學分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