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公共媒體在歐盟各國累積豐沛的文化藝術資產,對內傳承與保存各國文化,對外藉由所製作的影視產品,在國際和文化交流中增進跨國的理解,然則近年來也面對不同的挑戰,因而本論壇由三個向度介紹與梳理歐盟公共媒體面對媒體環境的急遽變化所進行之因應,並透過歐盟經驗論辯與反思。

        此次論壇聚焦於三個面向,檢視歐洲公共媒體的當代挑戰。首先胡元輝教授關注假訊息、事實查核與歐洲公共媒體,假新聞的氾濫對民主社會造成各種危機,歐洲各國面對假訊息課題,多個國家的公共電視都先後設立事實查核小組或推動事實查核專案計畫,以破解網路的假訊息傳播,而公共媒體所提供的優質新聞可揭露與淡化假訊息,歐盟的經驗提供各國與跨國平台的嘗試,與檢視公共媒體在面對挑戰下的折衝與努力。

        接著羅世宏教授探論歐盟前瞻性的公共廣電、媒體自由與數位平台問責制度,由瑞士2018年有關廢除公共廣電媒體收視執照費的公投案,和2022年關於政府是否增加補貼新聞媒體的公投之結果,說明歐盟國家普遍肯認公共廣電價值,並提供公共資源補助之必要性,以維持媒體自由、獨立性與多元性。 而歐盟數位平台問責、公共廣電與新聞補助的機制也成為維繫民主治理與表達自由的基石。而在政治與商業力量不斷侵蝕媒體環境的當代挑戰下,公共媒體如何維護及展現其公共性? 孫嘉穗教授由歐洲經驗呈顯如何藉由節目的設計,連構古蹟保存、政府資源挹注與涵納民主意識。而歐盟公共媒體也以活潑具創意的方式,行之有年的串聯公民社會與公益平台,發揮公共媒體的公共性與實踐公共價值。歐盟各國的公共媒體更承載保存在地語言與文化的功能,乃是具體展現民主與多元性的重要平台。


論壇總召    張淑英

現為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兼校長室特別顧問 (臺大外文系借調)。馬德里大學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博士。 輔仁大學西文系/所學士、碩士。2016 年膺選西班牙皇家學院外籍院士。 2019年起為西班牙王室索利亞伯爵基金會通訊委員。2011-2013 擔任臺大文學院副院長。2013.08-2019.01 擔任臺灣大學國際長。
現為《英語島》定期撰文。 學術專長為當代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近年專注旅行文學、流浪漢小說、殖民時期紀事、黑色小說與電影、中西筆譯等研究。 中譯《世界圖繪》; 《什麼是民主》,《關於社會階級》、《這就是獨裁》、《女生 男生》繪本; 《佩德羅.巴拉莫》、《紙房子裡的人》,《亞卡利亞之旅》、《杜瓦特家族》,西譯北島的《零度以上的風景》等十餘部作品。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胡元輝

現任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教授,公視基金會董事長,並為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曾於傳播實務界服務約25年,歷任公視與台視總經理、中央通訊社社長、自立晚報社長、澳洲自立快報社長、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等職,跨越報紙、電視、通訊社與數位新媒體。
目前關注不實訊息、媒體素養與媒體改造議題,積極投入優質傳播生態的重建行動。除期刊論文、時事評論之外,編著有《破解假訊息的數位素養》、《在地翻轉─台灣社區媒體新浪潮》、《公眾委製新聞的時代來臨─weReport調查報導平台的意義與展望》、《新聞業的危機與重建─全球經驗與台灣省思》(與羅世宏合著)、《新聞革命進行式─全球崛起的公民媒體》與《媒體與改造──重建臺灣的關鍵工程》等書。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教授    羅世宏

現任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教授、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董事。經歷: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研究興趣包括傳播政治經濟學、通訊傳播政策、中國傳媒研究、新媒體研究、傳播與社會理論。參與翻譯的書籍包括《新聞崩壞,何以民主?》、《社群媒體批判理論》、《假新聞教戰手冊》等書





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教授    孫嘉穗

現任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教授,台灣歐洲聯盟中心諮詢委員。就學經歷為英國伯明罕大學文化研究與社會學系媒體與傳播博士,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系碩士,台灣成功大學外國語言與文學系學士。工作資歷曾任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研究員,自由時報藝術文化版藝文記者。曾任相關學術與社會服務包含中華傳播學會理事,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理事、女性學學會理事、婦女救援基金會董事。研究興趣與教學含括傳播與文化、媒體素養、公共媒體與文化傳播、族群傳播、性別新聞學等,期刊論文外,近期書章出版於「傳播新科技的媒體素養」一書。




點圖看講座摘要


胡元輝

Project 01

面對當代民主挑戰:假訊息、事實查核與歐洲公共媒體

         近十餘年來,假訊息對歐洲國家乃是一項再棘手不過的真挑戰。為了克服此項艱鉅的民主挑戰,歐盟致力於推動網路平台業者自律規範、強化事實查核機制、支持打假創新科技、強化公民媒體素養、鼓勵優質新聞業等,而事實查核與公共媒體皆被視為其中的關鍵策略。 歐盟認為以新聞正確性與公正性為其宗旨的公共媒體,確為對抗假訊息的利器。歐洲多個國家的公共電視如英國BBC、Channel 4,德國ZDF、法國FTV、挪威NRK、瑞典SVT等,都先後設立事實查核小組或推動事實查核專案計畫,以破解網路與媒體所傳播的假訊息,推動閱聽眾的媒體素養,實現公共媒體被賦予的培育知情公眾(informed public)的任務與功能。 儘管如此,挑戰仍然存在。頗多歐洲國家的執政者對於公共媒體的存在價值出現動搖,不僅若干中歐、東歐與南歐國家的公共媒體籠罩在國家媒體的陰影之下,甚至被形容為「搖搖欲墜的民主支柱」(pillar of democracy on shaky ground)。即使是具有成熟公共服務傳統的歐洲國家,例如奧地利、丹麥與瑞士等國的公共媒體,也都遭逢政治與商業反對者的壓抑,英國BBC的執照費制度是否變動更是眾所矚目。 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歐洲公共媒體所面臨的挑戰並不止於政府的政策變化,年輕世代對於公共媒體的疏離,全球化網路平台對於媒體生態的衝擊等等,都是公共媒體無可迴避的重大課題。若然,假訊息課題對歐洲公共媒體究竟是挑戰,還是機會?

羅世宏

Project 01

歐盟作為世界領航者:公共廣電、媒體自由與數位平台問責

         本文介紹歐盟為何與特別是如何重視數位平台問責、公共廣電與新聞業補助/支持政策,並且在這三個攸關民主治理與媒體/表達自由的領域持續成為全球相關政策制度最進步與最前瞻的領導者。 因為數位平台興起、媒體的發行與廣告收入流失、虛假訊息對民主政治的侵蝕,以及Covid-19疫情影響,歐盟國家普遍肯認公共廣電媒體的重要性之外,也向來堅持以超國家/國家公共資源補助、扶持新聞媒體的必要性,視之為維持媒體自由、獨立性與多元性的必要機制。 最後,歐盟也在數位平台的監理和問責上,扮演全球領航者與示範者的角色。諸如《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數位市場法》(Digital Markets Act)的立法與審議的民主過程,值得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世界民主國家效法學習。 羅世宏簡介:現任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教授、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董事。經歷: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研究興趣包括傳播政治經濟學、通訊傳播政策、中國傳媒研究、新媒體研究、傳播與社會理論。參與翻譯的書籍包括《新聞崩壞,何以民主?》、《社群媒體批判理論》、《假新聞教戰手冊》等書。

孫嘉穗

Project 01

歐盟公共媒體的民主想像、公共實踐與多元性之展現

         公共媒體如何顯現公共性與實踐民主想像,以及在政策上和節目規畫中展現語言與文化多元性,從歐盟多國的公共電視擘畫與經驗中有許多值得參考借鏡之處。 奧地利的公共電視連構了媒體、社會公益與公民社會的參與,已經舉辦近五十年的「點亮希望」活動,透過奧國公視的燭光分享計畫,進行全國性的勸募活動,在聖誕節時節於都市廣場設置錄音間召喚公眾參與,媒體從業者以不同形式促發民眾的公民互助運動,顯現公共電視的社會參與和公共實踐。 而公共電視如何透過節目設計展現民主過程?以曾屬歐盟的英國BBC為例,即透過節目的設計讓觀眾票選參與文資保存的國家經費挹注,當國家經費有限,全國待修復文化資產如此繁多,如何從中做選擇?BBC作為公共媒體的民主展現,就是成為國家文化政策與地方文化資產銜接的平台,並讓全國公民一起介入這個文化資產保存與資源分配的過程。從節目的各地待保存景點介紹中,閱聽眾也可比較出待保存資產的緩急之別,更重要的是,由此而決定的經費挹注有了全民討論及投票的民主過程,政府的文化政策補助也含括了民意的基礎為後盾。 在歐盟多國的公共電視中,著重保護少數族群語言與文化,並展現語言與文化多元的在地面貌,如西班牙的公共電視展現加泰隆尼亞的語言文化與強烈的在地認同與地方意識,顯現民族文化的深層底蘊顯與多元的文化樣貌。

第二十一屆臺灣歐洲文化論壇

Project 01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

主題:歐洲藝術文化遺產的展演與反思:德國,義大利,法國
時間:6/25 (週六)下午14:00-16:30
地點:臺灣大學社科院三樓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主辦單位: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大歐盟卓越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清華大學外語系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臺灣)歐洲研究協會、清華大學全球處、臺灣西班牙語學會、東華大學歐盟研究中心


About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