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週知,「木馬屠城記」是希臘神話裡最常被提到的故事,而導致慘絕人寰的「屠城」,一般咸認是因為嫁給斯巴達國王的美女海倫(Helen),受到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的引誘(或綁架),進而拋家棄子。顏面無光的斯巴達國王怒不可抑,因此號召各城邦聯合攻擊特洛伊,而十年戰爭的過程也記錄在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Iliad)裡。然而,美女海倫在這個毀滅性的戰爭裡,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是女神、公主、無辜的良家婦女,還是蕩婦,一直是文學與歷史研究者爭論不斷的議題。
如果說因為愛情而掀起兩國大戰的海倫,是一種抵抗父權的「女力」展現,愛爾蘭十二世紀中期為愛私奔的德芙基菈(Dervorgilla),導致英國亨利二世揮兵跨海佔領該地,開啟往後兩國間的殖民糾葛,也意味者受打壓的女性具有扭轉國家命運的力量。然而愛爾蘭民族主義者向來視不守婦道的德芙基菈為叛國賊,無所不用其極將她醜化,甚至在沒有任何史料佐證的情況下,為她「設計台詞」表示悔恨。但許多晚近學者卻為她翻案,認為德芙基菈的政治婚姻跟海倫幾乎一樣,不是以愛為基礎,而是為了迎合男性長輩的期待與交換城邦利益,勉強被湊做堆。在當真命天子出現時,不願意一輩子委曲求全的女性,選擇以斷捨離的方式,毅然決然地逃離婚姻的枷鎖,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遺憾的是,自古歷史向來是以男性觀點為中心,女性的經驗與聲音總是被掩蓋或被曲解,或是將敢挑戰權威的女性視為災厄的化身。為德芙基菈翻案,正好提供愛爾蘭人與英國人重新思考殖民史,以更客觀的方式重新建構女男平等的觀點。
女皇、妻子、母親這三個角色,若從十八世紀父權時代的角度觀看,似乎只賦予了襯托、被動的含義。與其他歐洲著名之女性統治者同樣地對抗著父權制度,瑪麗亞•特蕾莎(Maria Theresia)女皇並不是以否定女性的角色,透過男性般的鐵血手腕來統治,而是透過女性角色的特質而展現領導的能力,將傳統被動的女性角色翻轉為主動、主導。
當瑪麗亞•特蕾莎23歲成為奧地利女皇時,幾乎所有鄰近的國家,例如普魯士、巴伐利亞、法國等都認為是侵略、瓦解、瓜分哈布斯堡家族領土的好時機。尤其當時奧地利因為與鄂圖曼帝國戰爭的關係,國力、軍力皆為衰退。此外,為了讓瑪麗亞•特蕾莎能透過《國事詔書》(Sanctio Pragmatica)繼承奧地利與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土,瑪麗亞•特蕾莎之父親查理六世(Karl VI.)犧牲了許多對奧地利重要的利益。在這樣劣勢的統治狀況下,一位年輕,且當時為兩個嬰兒母親的瑪麗亞•特蕾莎,他不僅順利制衡鄰國的政治、軍事勢力,化解亡國的危機,並且在其41年的統治中,透過財政、稅收、教育、醫療、農業、與軍事等方面的改革,整治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多元民族的複雜領土(各個地區都有不同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區域制度)。透過巧妙的聯姻政策,更讓奧地利重返為歐洲強權。
身為強勢的女性統治者,瑪麗亞•特蕾莎並沒有掩飾他對其丈夫神聖羅馬皇帝法蘭茲一世(Franz I.)的愛情,也沒有忽略身為16名子女之母親的責任。瑪麗亞•特蕾莎是一位仁慈的統治者,但是他不支持開明絕對主義(Aufgeklärter Absolutismus)。他意識了男女之間的平等問題,他曾表示「在男女有同等能力的情況下,將女性排除,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但是他未必是女權運動的先驅。在傳統父系文化的架構下,瑪麗亞•特蕾莎用智慧,策略與情感克服了這三個角色所蘊含的衝突。
十六,十七世紀是西班牙國勢的全盛時期,主要為卡洛斯一世 (Carlos I) 和菲利普二世 (Felipe II) 父子在位時期的黃金世紀。 然而,兩位國王主政期間,卻有兩位歷史傳奇后妃,從華麗的宮殿御位淪落到被監禁的冷宮修院; 從足以掌權、呼風喚雨的王座遭罷黜到無人聞問的淒涼。
這兩位王后與王妃,一位是卡洛斯一世的母親,人稱「瘋女」的王后璜娜(胡安娜; Juana la Loca); 一位是菲利普國王的摯友與親信戈梅茲・希瓦(Ruy Gómez de Silva)的妻子,封號為艾波里王妃 (Princesa de Éboli)的安娜・門多薩(Ana de Mendoza de la Cerda)。她因為兒時被傷及右眼,而有獨眼王妃的稱號。
「瘋女」王后的由來,一說胡安娜因為人稱「美男子」的夫君菲利普(Felipe el Hermoso)早逝,思君惆悵,不忍送葬,夜夜開棺瞻仰遺容,終至心神渙散而瘋; 一說她因為長姊與長兄早逝,成為「天主教王國」(Reyes Católicos)的王位繼承人,然她雖有王后之名,卻從未有實權,且上遭父親牽制,下遭兒子覬覦逼宮,父子兩人以其精神失常為由,也防政治勢力復辟,將她監禁多德西亞王宮(Tordesillas)長達 46 年到她逝世。
艾波里王妃來自西班牙政治勢力雄厚,綿延四個世紀的貴族門多薩家族。她雖獨眼,卻是菲利普王宮裡最美麗的女神。12 歲與大她 25 歲的艾波里王子結婚,之後卻也孀居 20 年。這 20 年間,艾波里王妃與菲利普國王的御史安東尼歐・貝雷茲 (Antonio Pérez)暗通款曲,且密謀葡萄牙王位的權力鬥爭。安東尼歐・貝雷茲逃離海外,而艾波里王妃遭菲利普國王監禁帕斯特拉娜王宮 13 年至逝世。
這兩位黃金世紀擁有至高權力的王后和王妃,均遭權力慾薰心的男人欺凌背棄。生於富貴,死於貧賤,終身孤寂,晚景淒涼。西班牙黃金盛世的璀璨對照這宮廷后妃的悲戚,女人成為父權政治的犧牲品,權力與猜忌的炮灰。
主題:「歐洲王室王妃的華麗、頹喪與永恆」
時間:03/20 (週六下午14:00-16:30)
地點:清華大學名人堂
主辦單位: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大歐盟卓越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清華大學外語系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臺灣)歐洲研究協會、清華大學全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