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9年9月27日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在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的支持下,率領五艘海船計265人的遠航船隊,從西班牙的聖盧卡.巴拉梅達(Sanlúcar de Barrameda)港口出發,開啟他偉大的夢想— 環航世界。
        船隊經過巴西里約.熱內盧,來到阿根廷「銀河流域」(普拉塔河灘),準備尋找通往「南海」的海峽。「南海」的概念源於哥倫布第四次美洲航行時 (1502-1504),意識到巴拿馬地峽另一端有另一座海洋。1513 年西班牙探險家努涅茲.巴爾波亞(Vasco Núñez de Balboa)是第一位歐洲人眺望到這片海洋,根據加勒比海以南的地理方位,將它命名為「南海」。
        麥哲倫的環球航行約莫一年後,1520年8月底,船隊準備穿越美洲,找到了一條通往「南海」的峽道,即後人所稱的麥哲倫海峽。經過麥哲倫海峽後他們見到一塊夜裏火光點點的陸地,就是智利的火地島。航行隊伍又經過三十餘天艱險的驚濤駭浪,終於找到地峽(麥哲倫海峽)的西口,進入「南海」區域。
        相較大西洋的波濤洶湧,「南海」的風平浪靜讓探險隊如釋重負,心情開朗,於是麥哲倫將這座浩瀚大海命名為「太平洋」。歐人的地理大發現從歐洲經美洲來到了亞洲,不僅證實了地球是圓的事實,更是西方和東方文化傳輸、貿易交易,族群融合更加頻繁熱絡的歷史進程。
        殖民時期大航海的霸權,西葡一出手,誰與爭鋒!葡萄牙是歐洲殖民史最早最長的國家,將近六百年,西班牙也不遑多讓,也有四個世紀之久。早在1494年,兩國為了壟斷歐洲以外世界的利益,在西班牙簽訂了《托爾德西亞斯條約》(Tratado de Tordesillas),瓜分了新世界的版圖[西非的 Cabo Verde 以西兩千公里左右為界線,分界線以西(美洲為主)歸西班牙 ,以東歸葡萄牙(歐亞非)]。當西班牙資助的葡萄牙人麥哲倫來到了亞洲,雙雙覬覦香料群島的經濟利益,西葡又開始談判亞太主權,1529年的《薩拉戈薩條約》界定了太平洋區域的勢力範圍,西班牙退出摩鹿加群島,繼續掌管太平洋以西的菲律賓群島。
        西葡兩造的協議,隨著兩國國勢的衰頹,以及英法等強國的崛起,遭到抵制,歐洲強權逐鹿亞洲,群雄割據,時至今日二十一世紀,雖然帝國殖民已告終結,過去的影痕與影響正如薩伊德《東方主義》的分析,歐洲在亞洲再現了歐洲的霸權和想像; 而亞洲,在殖民歷史與後殖民現代化中,不斷地在國家認同與歐化歷史脈絡中自我重構。
        十三世紀末、十四世紀初的《馬可波羅遊記》帶給歐人對東方/中國無限的想像和幻想,雖然學術研究的兩造仍對其真實性辯論不已。十六、十七世紀的帝國殖民,兼具貿易與宣教的目的,天主教不僅在新大陸成為國教,也東傳到亞洲,義人利瑪竇成為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拓者。宗教之外,更多的是政治勢力的擴張、領土的佔領與殖民:拓殖型、資源掠奪型和商業殖民。例如,整塊大陸或整個國家,有的是部分土地,而成為「飛地」(enclave; 在一國境內的外國領土)。以亞洲為例,西班牙在菲律賓、福爾摩沙; 葡萄牙在東印度、東帝汶、澳門; 16世紀末~17世紀初,英、法、荷等強權興起,搶攻西、葡殖民地。荷蘭在 16 世紀末從西班牙獲得獨立之後,立刻發展成為強大的航海與貿易國家,東印度公司壟斷了中國、印度、日本、錫蘭和香料群島的貿易,更在福爾摩沙殖民41年(1624-1662; 1664-1667),趕走了在北台灣待了 17 年的西班牙人。大英帝國更是勢如破竹,從 1763 年的英法西《巴黎條約》後,英國取代了西班牙,成為最強大的「日不落國」。英國逐漸在亞洲蠶食鯨吞,印度、緬甸、馬來半島、北婆羅洲、香港…。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也征服了安南、寮國、高棉。更為大家熟知的「商業殖民」便是歷時百年的上海租界(1845-1943),外國人和僑民來源曾多達 58 個國家,堪稱跨世紀最國際化的城市。
        殖民帝國若要另類思考,不以「惡的距離」審視,而從經濟貿易,宣教文化,歷史文獻和建築古蹟的正面思考,這些前人的足跡和跨文化的交流的確留下許多知識與智慧的寶庫,形塑日後人類的共同遺產,世界的記憶。2016年起,政府新南向政策讓各行各業往南亞東協尋求合作與交流時,我們是否發現許多歐洲國家依然惦念昔日「宗主國」的身分,亟思經營這個曾經是卻已不屬於他們的新興國家?這也是這次臺灣歐洲文化論壇的主題「殖民時期迄今歐洲在亞洲的文化影響」,讓我們反省深思當東方遇上西方時,彼時前人遇到的文化衝擊今日是否依然存在,或是以另一種嶄新(或混雜)的樣貌挑戰我們的適應力; 昔日歐人在亞洲的生活和居住是否樹立了我們今日生存的憑藉?或是改變了我們傳統的文化?全球標榜文化觀光的新視野,我們是否在自己的土地上看到、或是修復、或是呵護過往的異國情調和經典古蹟?
        2019年,歐洲美洲刻正反思麥哲倫環繞地球一周五百週年的啟示:1521 年 4 月 27 日麥哲倫命喪菲律賓宿霧,在麥克坦島(Mactan)和島民起衝突,遭砍殺致死。16個月後,1522年9月6日僅剩18人安然回到歐洲,其中倖存的義大利航海家安東尼歐‧畢加菲塔(Antonio Pigafetta,1480-1534)寫下遊記《環遊世界首航記》記載了這將近一千個日子的歐美亞歷險記。他這本遊記的若干敘述又被馬奎斯引述,在他1982年領取諾貝爾文學獎的演講〈拉丁美洲的孤寂〉中開門見山,直言歐洲人對美洲人的虛構與誇飾。
        殖民、探險、旅行… 豐富了人類的經驗、知識與文化陶養,而且不同文化、不同藝術創作交替互用聯想(與影響)。今天藉著麥哲倫環繞地球到亞洲的五百週年紀念來談論歐洲與亞洲的連結別具意義。今年五月也是臺灣歐洲文化論壇滿五週年的日子(2014年5月23日首場),過去12場論壇感謝所有專家學者,知音同好的支持,熱情共襄盛舉。五百週年和五週年的特別日子裡,我們邀請到三位教師,分別談論西、葡、德三國跟亞洲的歷史脈絡和文化影響。
        清華大學歷史系李毓中副教授,以〈屬於閩南與西班牙的「世界記憶」:從「法西黃巴禮十巴除」談起〉,彙整十七世紀西班牙在菲律賓殖民的智慧結晶,結合西班牙語、華語和閩南潮州話的《西班牙漢文辭典》(Dictionario hispanico sinicum)的發現與出版。
        臺大外文系講師林祖誠的主題〈果阿邦,葡萄牙遺珠在印度〉,將談論16世紀葡萄牙在印度重要的據點果阿邦(Goa)、瓦賽邦 (Baçaim /Vasai-Virar)、達曼 (Damão/Daman) 和迪烏 ( Diu) 四座城市的葡風建築, 探勘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在印度留下的璀燦明珠。從這兒,我們找到了連結:麥哲倫曾隨著葡軍探險,在印度待了八年(1505-1513),造訪過果阿邦和迪烏。回到歐洲後,從友人信件得知摩鹿加群島的資源,於是心生了環航世界尋找香料群島的壯志。
        此外,這次論壇,我們也特別邀請到政治大學歐語系系主任、德語組姚紹基副教授,講題〈福爾摩沙島上褪色的德國痕跡-德意志帝國駐臺灣領事館史略(1890-1908)〉,將從歷史介面剖析台德關係的歷史淵源與今昔發展,並針對德國在臺協會曾在臺北舉辦的歷史遺跡巡禮予以講解。過去殖民時期的德國在亞洲彷彿缺席,然而十九世紀末到一次大戰前(1899-1914),德國在亞太地區擁有主權的殖民地也有幾處:德屬薩摩亞,德屬紐幾內亞,加羅林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今日的德國,更是主導歐盟發展的主要力量,從西葡看亞洲,從德國看台灣,拉近我們的關懷。
        我們期待後續的論壇,可以邀請到歐洲其他國家的學者或同好—荷蘭、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談論這些國家在亞洲與台灣的連結與影響。


論壇總召    張淑英
臺大外文系教授。馬德里大學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博士。
輔仁大學西文系/西研所學士、碩士。2016 年膺選西班牙皇家學院外籍院士。
現為《英語島》「教授不點名」、《人間福報》「看人間」每月撰文。
學術專長為當代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近年專注旅行文學與流浪漢小說、飲食文學、情色文學、黑色小說與電影、中西筆譯等研究。
中譯《佩德羅.巴拉莫》、《莫雷的發明》、《亞卡利亞之旅》、《杜瓦特家族》,北島的《零度以上的風景》西譯等十餘部作品。
2013.08-2019.01 擔任臺灣大學國際長,參與國內外教育者年會高教論壇,以中、西、英文發表高教國際化、學生移動力等演講數十場。

主持人    張淑英
臺大外文系教授。馬德里大學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博士。
輔仁大學西文系/西研所學士、碩士。2016 年膺選西班牙皇家學院外籍院士。
現為《英語島》「教授不點名」、《人間福報》「看人間」每月撰文。
學術專長為當代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近年專注旅行文學與流浪漢小說、飲食文學、情色文學、黑色小說與電影、中西筆譯等研究。
中譯《佩德羅.巴拉莫》、《莫雷的發明》、《亞卡利亞之旅》、《杜瓦特家族》,北島的《零度以上的風景》西譯等十餘部作品。
2013.08-2019.01 擔任臺灣大學國際長,參與國內外教育者年會高教論壇,以中、西、英文發表高教國際化、學生移動力等演講數十場。

主講人    林祖誠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兼任講師,主教葡萄牙語。
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英語系學士、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葡萄牙里斯本大學應 用語言學博士候選人。
民國八十五年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考試語言學門 葡萄牙語專業,前往葡萄牙,學習葡萄牙語言與文化。留學期間,曾 擔任全球和平民主聯盟歐洲分會葡萄牙之盟會長,負責推動民間交流 ,並為當地僑胞子弟籌辦中文班,服務僑社。
亦擔任台葡友好協會理 事,籌辦葡國學界友人參訪台灣諸所大學之活動。返台後,獲聘於國 立台灣大學外文系,開設葡萄牙語課程。
亦曾獲邀參加官方與民間主 辦之與葡萄牙相關之經貿、政治現況等領域之會議與講座,擔任主講 ,積極在台推廣葡萄牙之語言、文化、歷史的學習與認識。


主講人    李毓中
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西班牙塞維亞大學美洲史(含菲律賓)博士,現 職為清華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主修拉丁美洲史、西班牙史、菲律賓 史、東亞海域交流史及早期台灣史;熱愛西班牙及海洋文化,試圖 從歷史的脈絡,為臺灣與西班牙語世界建立起連結的橋樑。自期能 作一個「說故事的人」,希望能以理性讀歷史,以感性看人生,漫 遊在歷史檔案與真實世界之。
著有《菲律賓史》(2003)、《戰後臺灣的歷史研究(1945-2000)第七 冊:臺灣史》(2004)(林玉茹主著)、《西班牙人在臺灣1626- 1642》(2006),譯著《臺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匯編(一)、(二)、(三 )》(2008, 2015, 2013),編著出版Studies on the Map Ku Chin Hsing Sheng Chih Tu(2017),編輯出版Hokkien Spanish Historical Document Series I(2018)。
另著有繪本《西班牙人在艾爾摩莎》(2006)、《海洋台灣的故事- 香料、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與艾爾摩莎》(2007)(獲第31屆金鼎獎兒 童及少年圖書類個人獎:最佳著作人獎)、《穿越時空的中式帆船: 從出航、水下考古到一座想像的博物館》(2010)等書。


主講人    姚紹基
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德國特里爾大學日耳曼語文學系博士。
東吳大學德文系畢業後,1995年至德國特里爾大學(Universität Trier)求學,主修中世紀德意志語言語文學,深深為歐洲中世紀文化著迷。2013年在偶然的機緣下接觸德語臺灣史料,從此開拓另一領域,將德語專長接上臺灣本土文化研究的地氣。
在上述兩個專業領域的研究重心分別為:
一、13至16世紀德語詩歌、德語歷史語言學。相關代表作《『耶拿詩歌手稿集』中三位來自中部及低地德語區的說唱詩人-Gervelin, Der Guter以及Reinolt von der Lippe》(2013)。
二、20世紀初以前旅臺德語人士研究、德語臺灣史料研究、19世紀臺德關係。相關代表作《1880年德國民族學者Wilhelm Joest的臺灣之旅-導讀、文物目錄及遊記譯註》(2018)、《Ludwig Riess的『福爾摩沙島史』(1897)-導讀及譯註》(書名暫訂,近期出版)。

點圖看講座摘要


林祖誠

Project 01

果阿邦,葡萄牙遺珠在印度

         在歐洲大陸的最西角、葡萄牙境內的羅德角 (Cabo da Roca) 的巨石懸崖邊上 ,豎立著一尊十字架,上面清楚地標示著此處的經緯度數。其上,刻印著一句 十六世紀葡萄牙文學巨擘路易詩˙卡摩以詩 (Lúis de Camões) 千古名言:


Aqui... Onde a terra se acaba e o mar começa.
這裡... 地盡於此,海始於斯。
Os Lusíadas III-20:2-3 de Lúis de Camões
盧濟塔尼亞人 / 卡摩以詩 著


此句不僅道出了葡萄牙人的現實困境,更寫出了葡萄牙人的雄心壯志。也 因著這份出於現實困境的雄心壯志,這支自遠古就定居在此的盧濟塔尼亞人後 裔,開創了人類文明史上一段輝煌的奇蹟:航海大發現。 自1415年在北非的休達 (Ceuta,現今屬於西班牙領土) 建立第一個海外領地以 來,葡萄牙一方面懷抱著前往未開發的大地上,宣揚天主教的聖蹟與神威;另 一方面憧憬著找出前往東方神秘之國印度,挖掘東西貿易中所隱藏的巨大經濟 利益。在歷經初期的勢如破竹般的獨霸西非海岸、到1492年哥倫布擁著西班牙 的資助發現新大陸的衝擊,在1498年5月20日葡萄牙航海家瓦施古˙達˙嘎馬 (Vasco da Gama)終於抵達夢寐以求的東方之國印度,由西南岸的科澤科德 (Calecute) 登陸,展開了與這香料絲綢大國的直接貿易,自此,葡萄牙就與西印 度地區結下了一段自1505年到1961年、近五百年的東西文化、人種、語言、風 俗等各方面的衝突、融合、與並存的歷史淵源。 在確立這條海上絲路的航線後,葡萄牙迅速在西印度的外海島嶼與零星城市 建立據點,並逐漸集中到西岸正中間的果阿邦 (Goa) ,以此作為整個印度,甚 至是整個南亞與東亞開發探險、經貿往來、與政治軍事的中心。之後,葡萄牙 勢力更往北擴,在現今印度首都孟買北邊的瓦賽邦 (Baçaim /Vasai-Virar)、以及 更北的達曼 (Damão/Daman) 與迪烏 (Diu) 二城建立強大的軍事堡壘,以強化與 保護其西印度海岸線的軍事和經濟勢力範圍。 本講座將以上述四城內現存之葡風建築, 來略窺自16世紀以來葡萄牙在印度殖民 時期的輝煌歲月。

李毓中

Project 01

屬於閩南與西班牙的「世界記憶」:從「法西黃巴禮十巴除」談起

        若要談起漢語與歐洲語言大規模的交流,自然會想到十六世紀初被稱為「佛郎机」的葡萄牙人抵達東亞海域後,因貿易往來之需,讓對做生理有濃厚興趣的閩南人,成為華語世界最早學會西歐語言的族群。而後1571年自稱為「Castilla」(干系蠟)的西班牙人抵達馬尼拉後,與可能略通葡語自稱為「唐人」的閩南人展開接觸,而這些被西班牙人稱之為「Sangley」(生理)的閩南商人,為了能與被他們稱為「化人」的西班牙人做生意,而西班牙人則是為了能瞭解中國以及向華人傳教,因此雙方開始互相學習對方的語言的詞彙或文法,部分這些成果後來被保存下來,而成為今日豐碩的歷史、語言文化資產。 近來許多無形的文化資產,受到UNESCO的相當重視,因而成立了「世界記憶」(Memory of the World)計畫,來呼籲人們重視以往人類文明所創造出的文獻或聲音記錄。因而,許多西班牙殖民拉丁美洲時期,為與當地原住民交流所編輯的當地原住民語言辭典,都先後被登錄在此計畫名單中。而在上述閩南人與西班牙人交流過程中,所編輯的辭典等文獻如義大利羅馬安吉利卡圖書館(Bibioteca Angelica)所藏《漢文西班牙語辭典》(Dictionarium Sino Hispanicum)(1604年)、巴塞隆納大學的《漳州話語法》(Arte de la Lengua Chio Chiu)(1620)、菲律賓聖多瑪斯大學的《西班牙─華語辭典》(Dictionario Hispánico-Sinicum)(1628-1638)、大英圖書館所藏《生理人話辭彙按ABC字母編排》(Bocabulario de lengua sangleya por las letras de el A. B. C.)(十七世紀)等等文獻,便成為見證此一閩南與西班牙文明長久交流的重要文獻。 但是,這些文獻仍是有所遺憾的,主因是上述的材料皆是由西班牙人所主導而編寫成辭典或文法書籍,較難見到此交流中雙方的互動性,更見不到閩南人的積極主動層面。幸而近來在德國沃爾芬比特爾(Wolfenbüttel)奧斯特公爵圖書館(Herzog August Bibliothek)找到的《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菲律賓唐人手稿》(Philippine Chinese Manuscripts collected at the Herzog August Library)(十七世紀上半葉)手稿,為此一雙方珍貴的語言文化交流過程,留下了閩南人所寫的第一手文字紀錄。 十七世紀的閩南人究竟如何說西班牙語?又如何與西班牙人溝通?就讓我們從「法西黃巴禮十巴除」談起吧!

姚紹基

Project 01

福爾摩沙島上褪色的德國痕跡-德意志帝國駐臺灣領事館史略(1890-1908)

        相對大航海時期的荷蘭與西班牙以及19世紀下半葉帝國主義殖民強權英國和法國,德國(包含普魯士及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國)在臺灣所遺留的歷史遺跡似乎較不明顯。事實上19世紀60年代臺灣開港以來,德國旅臺人數僅次於英國人,這些過客的身份五花八門,從商人、學者、軍官、士兵、外交領事人員、中國海關雇員,到少數的傳教士,他們留下了為數不少關於臺灣的遊記、研究文獻及其他記錄,甚至有人就葬身寶島。相反的,也有一些人在旅途中蒐集臺灣文物,帶回歐洲,這些物件如今大多塵封於各博物館。 由於商務頻繁,商旅及僑民增多,德國政府認為有必要在臺灣設立領事館處理領務及排解糾紛(之前委託英國領事館代理),於是在1890年正式派遣領務人員駐臺,起先設點在臺南府(安平),隨著商業重心北移,決定在1895年遷移至當時外商雲集的大稻埕。此時正當中日馬關條約之後政權轉移,但德國政府仍決定斥資興建一棟屬於自己的領事館。然而隨即因為土地租約問題與日本政府發生糾紛,再加上各項專賣權利收歸國有之後,商人無利可圖,德商紛紛撤離。由於領務數量縮減,德意志帝國遂於1908年裁撤大稻埕領事館,併入長崎領事館。 德國領事館堪稱當時大稻埕最宏偉的建築,日本政府接收後先是將之充當官舍,之後只能根據歷史地圖,判定所在地目之後一度被改為公園預定地及海關房舍,建築物最後拆毀年代待考,如今為臺北市立忠孝國中。

Project 01

殖民時期的影響


About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