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與鬼話。在俄羅斯人的概念中,魔鬼為數眾多且無處不在,若不戒慎恐懼,即可能受到邪眼詛咒而生病、遭遇不幸甚至死亡。而民間流傳的各種禁忌,都是出於對妖魔的畏懼。
妖魔鬼怪不僅參與俄羅斯人的民間生活,也滲透在文學創作之中。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契訶夫、布爾加科夫等人的作品中,都可看到他們的身影。其中「盧薩卡」(rusalka)出現的頻率堪稱第一。
俄文中盧薩卡有兩種意義,一為人魚,一為女落水鬼。前者隨浪漫主義從西歐傳入俄國,後者則為斯拉夫魔鬼體系的「原生種」,是水陸「兩棲」的亡靈。
盧薩卡的意象主要出現在十九世紀初俄國浪漫主義作家,以及二十世紀初現代主義詩人的作品中。除了挪用歐洲人魚的美麗形象,將浪漫愛情故事嫁接到本土盧薩卡身上,同時也描寫她們用歌聲或笑聲魅惑男性,又如何加害不慎闖入其棲息地的民眾,傳達俄國民間對亡靈與不潔之力的畏懼。
從十八世紀啟蒙時期以來的德意志文化圈裡,因「理性」壓抑「感性」的結果最終並未能使「對鬼靈/幽靈之迷信」消失殆盡,它們只是躲在人心或屋裡的瘖暗角落裡,伺機而動。是以,無論在真實生活中或文學世界裡,哲學家如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 ),─ 隨舉兩例 ─ 文學家如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克萊斯特 (Heinrich von Kleist, 1777-1811)、霍夫曼 (E.T. A. Hofmann, 1776-1822)直到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史篤姆 (Theodor Storm, 1817-1888)、德若絲特 輝爾思霍夫(Annette von Droste-Hülshoff,1797-1848)、馮塔納 (Theodor Fontane, 1818-1898 )、其後的卡夫卡 (Franz Kafka, 1883-1924 ),湯瑪斯 曼 (Thomas Mann, 1875-1955 )乃至當代的瑞士德語作家侯勒 (Franz Hohler, 1943-)等等都曾討論「鬼」或納之入文。原來,理性的光炬在感性的領域裡執行除魅作業越勤,人們對鬼靈的想像就愈為活躍,待得浪漫主義出,黑夜反客為主後,正是台語俗諺所稱的「叫你去抓鬼,卻被鬼抓去」了,後之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始有機可乘,針對「在家之安心」與「見鬼之驚心」間之辯證關係寫出一篇精緻論文:「Das Unheimliche」(依本人見,譯為「鬼者,歸也」可也)。
感性心裡有鬼,理性心裡有數,呼之不一定即來,揮之肯定不去。以文學作品來看,鬼之為用多矣,克萊斯特的小說〈羅卡諾之乞丐婆〉(Das bettelweib von Locarno)裡的乞婦鬼和馮塔納長篇小說《艾菲 布理斯特》(Effi Briest) 裡的中國鬼(!)就被賦予了不同意涵的功能,前者有階級批判之功,後者則有性隱喻之義。至若侯樂題為〈幽靈駛者〉(Der Geisterfahrer) 的短篇故事裡那個來自十九世紀的老農夫會陰魂不散地頻頻駕著老舊馬車造訪二十世紀,並在瑞士高山上的高速公路一再因鬧鬼而造成無數的死亡車禍,乃因其擔負著提醒現代人別盲目追從科技與速度的生態環保任務,─ 識者皆知,此乃作家「侯樂而不為」之生活實踐原則也。
總之,本演講/文章將自德語文學中標舉數例,說其故事,解其意義,以證此等鬼魂題材,真具「鬼材」之用也。有意思者,這些鬼大都意志堅定,真真死也不退,名之「不輸鬼」無誤。
基本上,法國陽光普照、論事講理、辯解邏輯,是一個不太生產鬼靈文學的國度。事實也正是如此,從它的文學發展史來看,法國的鬼故事文本都源自國外,德國、英國及俄國,尤其受到德國鬼故事大師霍夫曼(E. T. A. Hoffmann, 1776-1822)的影響,他的作品不僅快速譯成法文,也在19世紀被奉為圭皋,成了不少一線作家(如巴爾扎克、戈蒂耶、梅里美及莫泊桑等)習作的參考範本。直到現在,本土作家的創作量一向偏低,譯自冷森森北國的作品還是源源不斷地出現在書肆。
創作鬼魅故事的目的應該就是凸出恐懼、非善、性幻想、逃避檢查、借喻等心理作遂。早在西元前5世紀荷馬的《奧德僿》就有遊歷陰府的情節、《天方夜譚》以及羅馬時代都有死人復活的故事,莎士比亞的《馬克白》更是當中的翹楚。中國的警世小說《白蛇傳》、《聊齋誌異》等等不勝枚舉。這些都能引發讀者認同,將鬼魅擬人化,甚至作為「正義」的一方,或者最終的「審判者」。小說的形式多以短篇及偵探情節呈現。
法國的「鬼故事」被歸類為「奇幻小說」(roman fantastique),是一種與科幻、恐怖與奇幻有所交疊的文學類型。但它不同於「神奇小說」(récit merveilleux),「怪誕小說」(roman gothique)、「恐懼小說」(roman de terreur),或者偏向偵探小說的「黑色系列」(le série noire),比較偏向「狂亂小說」(roman frénétique)。也就是說,法國發展出的鬼故事的類型為,除了有一個超自然現象之外,故事的其他部份都是現實的。因此,包括雨果(Victor Hugo)的《笑面人》、《鐘樓怪人》,甚至勒胡(Gaston Leroux)的《歌劇魅影》都屬於此一類型。換言之,主角都不是真正的「鬼魂」,它只是個借喻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