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c2=7390954&cv=2.0&cj=1" />

最新 | 發燒 | 哇新聞
| 字級:
性、暴力、死亡所交織的神聖情色變奏

在台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科技部經典譯注講座

性、暴力、死亡所交織的神聖情色變奏──巴代伊的《情色論》

情色並不輕浮;相反地,它所涉及的是生命存在的核心課題,是對存在巔峰的探索……

《情色論》書影。
(圖/聯經出版提供)
《情色論》(L'Erotisme)提供讀者一個面對本我赤裸真相、正視我們存在核心的絕佳契機。

本書作者喬治˙巴代伊(Georges Bataille, 1897-1962)是位法國知識分子,有「過度與逾越哲學家」之稱。其異類思想不但已成為另類行動者的靈感來源,且是極端脫軌行徑的重要理論根據。

《情色論》從人類勞動史與宗教史的角度切入,企圖從禁忌與逾越的辯證中建構出一套理論,是巴代伊一生思想的縮影。情色並不輕浮;相反地,它所涉及的是生命存在的核心課題,是對存在巔峰的探索。我們如想誠實面對人生根本問題,就必須予以正視。

性並不等於情色。

在巴代伊的思維中,情色以逾越禁忌為前提。光是性行為本身尚還不足以構成情色。動物皆有性行為;但唯獨人類有情色。因為只有人類有禁忌。傳統以生產、傳宗接代為目的的性行為也談不上情色。因為情色不事生產、屬於純消費的神聖行為。

在其另類體系中,世界被分成「世俗」與「神聖」兩大範疇。世俗世界是以理性、工作為基礎的日常世界,以累積財富、知識等為目的。神聖世界則是不事生產、單純耗費的節慶世界。受到默斯(Marcel Mauss, 1872-1950)的影響,巴代伊主張分析社會經濟活動時,不能只考慮生產,而忽略同樣重要的消費活動。不同於一般理性的生產、累積行為,情色本質上是種逸軌、脫序的耗費活動。巴代伊了解: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展,必須透過禁忌所確保的世俗工作世界是常態,在節慶時期偶爾出現的逾越、神聖世界則是此常態的變奏;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世俗世界」為了確保日常生活的順利運作,制訂各種禁忌以防範暴力干擾正常工作。死亡禁忌與性禁忌於焉產生。情色意味著透過對死亡禁忌與性禁忌的逾越,帶領我們超越此一「世俗世界」、進入「神聖世界」、出「生」入「死」、脫「俗」入「聖」的神聖/神祕「內在經驗」。

人類之所以迷戀情色絕不止是單純的賀爾蒙作祟。情色涉及的是更深沉、人類存在的核心問題。在《情色論》〈前言〉中,他即開宗明義指出:「所謂情色,可說是對生命的肯定,至死方休」。狹義而言,情色是人類面對性禁忌的逾越舉動。廣義而言,情色則代表著人類逾越其先天存在局限與後天人為禁忌、脫「俗」入「聖」、不斷探索生命各種可能、追求極致經驗的企圖。情色是對生命「至死方休」的探索、肯定。

人類存在的先天局限在於:每個生命本質上都是孤獨的、與他人切割、且不免一死。每個「不連貫的生命」眷戀、盼望與他人溝通、融合、接續。面對此存在的孤獨困境,死亡和性就具有超越人與人的隔閡鴻溝,和他者融和成一體的交流、「溝通」能力。弔詭的是,具此溝通能力的死亡與性卻是人類長久以來的兩大禁忌。人們因而對兩者存著既懼又愛、既怕又迷的矛盾態度。

巴代伊了解,死亡雖能消彌所有隔閡,畢竟並非真正的解決之道。我們唯有退而求其次透過對死亡的模擬、再現,希冀能接近此一經驗之極致。

另一個可以突破個人孤獨、封閉結構的具體有效途徑便是透過性交。巴代伊指出,性交的作用在於「破壞參與者在正常生活中的封閉結構」:

關鍵的行為是脫光衣服。裸體與封閉狀態,也就是說,與不連貫的生命,形成對立。赤裸狀態是溝通的狀態,顯示出個人超脫自我局限、追尋生命連貫的可能性。身體透過那些給人猥褻感覺的祕密管道向連貫的狀態開放。猥褻意謂著原先慣於擁有自我、擁有持續明確個體的狀態被打亂後所引起的侷促不安。

巴代伊一再強調性行為本身與死亡的相似性。伴隨性高潮而來、令人欲仙欲死的失控令人聯想到死亡;這種看法與18世紀法國浪蕩主義者(libertin)習慣稱呼性高潮為「小死」(la petite mort)不謀而合。死亡的念頭也在性歡中扮演一定角色。對巴代伊而言,人類性行為不但巧妙地結合了生(繁殖)與死(性高潮被視為小死)這對相生相剋的怨偶,情色更是人類存在中許多看似矛盾,實則不斷辯證,甚至相依相存現象──生與死、禁忌與踰越、世俗與神聖──的最佳註腳。

一般人視暴力為畏途,但巴代伊探討性與死亡時,暴力卻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現代社會中,性、暴力、死亡三者即使不再是禁忌,至少被視為應該避免的負面現象。但避開視線、視而不見並不表示不存在。對於以正視存在所有一切為己志的巴代伊而言,性、暴力、與死亡關係之親密甚至已達到「三位一體」的地步。在巴代伊眼中,死亡與性是破壞工作與正常生活的兩大暴力。死亡是最大的暴力,而情色的場域也是暴力的場域:

如果沒有了侵犯、甚至暴力這些構成情色的成分,情色活動就很難達到十足的效果。……情色總是意味著既成模式的瓦解……。

生活在所謂文明社會的我們,無可避免地已經被烙印上各式各樣的規範符碼。無可諱言,面對性、暴力、死亡可怕而誘人的真相,大多數人寧可選擇避開眼光,也不願或無法睜眼直視。對巴代伊這類視人生為作品的創作者而言,面對人類無法逾越的存在困境,人們不應消極地坐以待斃,反而應該積極地突破各種禁忌、追求開創「無限可能」的美好經驗/作品。

誠如巴代伊在《情色論》〈結語〉中所言,對那些無法逃避自己、以熱情擁抱生命的人而言,情色所代表的是最個人、也是最普遍的問題,可說是「問題中的問題」。同時,一如暴力與死亡,情色無言而孤寂。如今,巴代伊已公然將情色搬至檯面,逼得我們正視面對。不過他只點出了問題的核心、他並未、也無法提供我們答案。我們身為情色動物,面對此一切身問題,當然還是可以選擇逃避。但是如果我們不想繼續鴕鳥、如果我們想真正面對存在的赤裸真相,這本《情色論》倒是提供了最佳契機。

【2014/04/08 聯合報】@ http://udn.com/

新聞臉譜 (投下你對這則新聞的感覺)

Facebook 回 應
Facebook回應載入中
  • 好友分享
  • 聯合新聞網粉絲團
訂閱電子報  
讀小說•愛閱報
瓶中書電子報
金庸茶館電子報
明日武俠電子報
咒語漫談電子報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
聯合文學電子報
愛書人電子報
art plus電子報
每日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