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發燒 | 哇新聞
| 字級:
希克宗教多元論 對超越的探求

希克從哲學家的立場,既大膽又小心翼翼地以「一個實體、多元回應」的方式,企圖從實踐以及生活方式的層面來為不同的宗教(甚至包括種種面對社會不公義而來的革命方案,例如社會主義)找到共同點……

希克生平與時代背景

當代著名宗教哲學家約翰•哈伍德•希克(John Harwood Hick, 1922-2012)。
(圖/取自網路)
約翰•哈伍德•希克(John Harwood Hick, 1922-2012)是當代著名的宗教哲學家與基督教神學家,是宗教多元論與普世宗教學的代表人物。希克成長於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自年幼就對宗教懷有熱切的興趣。希克在聖公會受洗,但在大戰爆發的動盪之中,以及大學朋友的影響下,逐漸轉向福音派的基督信仰。希克在十八歲,就讀於法學院時曾經經歷轉向福音派的靈性皈信的經驗。在這個經驗之後,希克決定轉至愛丁堡大學念哲學。在愛丁堡大學的學業旋即因二戰爆發而中斷。希克因為和平主義以及宗教的立場,反對戰爭,並拒絕服兵役。他在戰爭期間加入公誼救護隊,並至埃及、義大利與希臘服務。戰爭結束後,希克返回愛丁堡大學完成哲學訓練,繼續至牛津大學奧里爾學院研讀博士,於1950年在牛津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953年希克成為長老教會的牧師,在教會擔任了兩年半的牧職工作後,於1956年的春季開始在康乃爾大學教授哲學。之後曾陸續至普林斯頓神學院以及劍橋大學教授基督宗教哲學。1967年希克至伯明罕大學擔任哲學教授的工作,在伯明罕期間,是希克多元論主張逐漸成形的階段。

希克早年的神學思想相當保守,在教授哲學以及廣泛接觸其他宗教之後,思想逐漸出現重大的轉折。至伯明罕大學任教期間,在課餘的時間,希克與許多不同宗教傳統的團體共同為伯明罕的種族問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希克逐漸體會到,儘管不同信仰傳統的人在表面表現出種種差異,但有一個共同的「神聖的實在」召喚著這些人打開他們心靈,以生活回應這個神聖實在的要求。在這些經驗之後,希克開始研究東方宗教,到印度、斯里蘭卡等地進行學術性的拜訪,並研究印度教、錫克教與佛教。希克於1976年所出版的《死亡與永恆的生命》即是討論東方與西方宗教傳統對於死亡與來世的不同看法。1979年希克受邀至美國加州克萊蒙研究院宗教哲學系擔任講座教授,在克萊蒙研究院的十年期間,希克繼續發展多元論的主張,並越來越不將多元論的基礎建立在有神論(theisti)的主張之上,這與希克在克萊蒙研究院與佛教研究者阿部正雄(Masao Abe)成為同事有很大的關係。希克於1986-87受邀至基佛講座演講,之後出版了《宗教之詮釋》。由於本書對宗教新思想的巨大貢獻,希克於1991年獲頒久負盛名的葛拉夫麥爾獎。

1989年所出版的《宗教之詮釋》被許多宗教學者視為希克最重要的經典巨著,也是希克宗教多元論主張成熟的集大成作品。希克在此書中提出以實體(the Real)為中心,作為各宗教之間共同的匯聚。希克在本書企圖提出一個對於宗教的詮釋。希克的宗教詮釋既不同於自然主義者全然將宗教視為人類現象的觀點,也不同於宗教內部的宗派理解。在本書中,希克為了解釋宗教信仰的合理性,不僅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和吸收其他現代學科的學術成果,也細緻地考察了人對世界的認識方式,力圖從人理解世界的圖式、生活經驗和意義世界的生成方面,建立其哲學依據。

希克的宗教多元論

希克《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書影。
(圖/聯經出版提供)
希克宗教多元論的提出源於宗教現象的多元雜歧,不同的宗教宣稱不同的真理,這些真理之間的差異或衝突要如何看待?來自於某宗教傳統的信徒,如何看待其他宗教所宣稱的真理?在《宗教之詮釋》中,希克企圖在承認宗教形式之多元性的基礎之上,對人類的宗教現象提出一個有別於自然主義(naturalistic)或是認信式(confessional)的「宗教的」詮釋;希克循著伊利亞德的主張,將之稱為「現象學」的理解。這是一種同時考慮宗教傳統與其信仰者的內部觀點,以及人文科學的理論,所提出來的對於宗教現象的綜合性詮釋。

希克對於宗教並不採取本質式的界定,而用維根斯坦(Wittgenstein)之「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的概念來理解宗教。在此前提下,希克在本書特別關注的是對於超越(the Transcendent)的信仰,但並不從單一的宗教傳統來進行對於超越的論述。希克認為,「當代為對超越信仰的辯護,必須從我們對宗教多元性和觀念相對性的意識所揭示的新處境出發。必須視宗教思想與經驗為一個全球的連續體,它包含了世界各大傳統從古代開始至現今仍在發展的歷史中無限多樣的形式。」這種全球式的理解一方面承認對超越的理解中,文化與個人所扮演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與只將宗教視為人之投射與幻想的理解有所區別。希克以終極實在或是實體來作為對於超越的表述,一方面希望跳脫各宗教傳統的排他性,另一方面這又是各宗教傳統所熟知的概念。以此術語出發,各宗教傳統所關心的救贖或解脫就可理解為「人類從一種與實在的實體結構疏離的狀態轉向一個根本上更好地與實在和諧的狀態」,也就是「從自我中心轉向以實體為中心的狀態。」

希克在本書中以多元救贖論的觀點給予宗教新的詮釋,希克認為,宗教並不是虛妄的,而是人類對於絕對實在的種種回應:不同宗教傳統從各自之文化與歷史的詮釋範疇來對實體做出回應。各世界宗教在再現終極實在和展示救贖論架構的過程中,宗教經驗、文化表現、詮釋的框架、倫理的實踐都是多元的;這些多元的回應又具有信念上的平等性,都各自承擔了誤解終極實在的風險,都是至善的可能表達,也有為惡的可能。希克所提出的宗教多元論的主張,並不是一種新的全球性宗教,而是一個關於宗教現象、具備全球視野的哲學。換言之,多元論是對宗教多元現象所提出的詮釋。在希克的詮釋中,希望能以一個多元論的架構來容涵諸宗教傳統對於超越所提出的相異主張,而不是以一種宗教來取消諸宗教之間的差異。希克的多元論可為宗教團體之間、宗教學與其他學科之間如何互動交流以達了解提供實際的理解架構。希克的觀點不僅為宗教研究領域提供了全面理解宗教現象的進路,亦開啟了宗教比較與對話的可能性。

希克從哲學家的立場,既大膽又小心翼翼地以「一個實體、多元回應」的方式,企圖從實踐以及生活方式的層面來為不同的宗教(甚至包括種種面對社會不公義而來的革命方案,例如社會主義)找到共同點。希克所提出的共同點,與其說是共同的基礎,不如說是共同回應的目標。例如當代世界所共同面對之人權的議題,以及生態破壞的問題,都亟需宗教傳統之間的對話以及協力的合作。

當宗教傳統越能對其他宗教傳統開放,就越有可能對這些議題作出貢獻。台灣是一個宗教多元蓬勃發展的社會,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來閱讀與理解希克的思想也有特別的意義。我們不一定能夠說菩薩、佛陀、媽祖、天公或基督(甚至祖先)都是同源的一家人,但如何在同一塊土地上一起創造一個神人同安的公義社會,與希克的關懷是可以互相呼應的。

【2014/03/11 聯合報】@ http://udn.com/

新聞臉譜 (投下你對這則新聞的感覺)

Facebook 回 應
討 論 區
全部討論
目前尚無人發言!!
我要發言
使用守則

  • 好友分享
  • 聯合新聞網粉絲團
訂閱電子報  
讀小說•愛閱報
瓶中書電子報
金庸茶館電子報
明日武俠電子報
咒語漫談電子報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
聯合文學電子報
愛書人電子報
art plus電子報
每日一詩